出自宋代楊萬里《過宜福橋》:
水鄉(xiāng)澤國最輸農(nóng),無旱無乾只有豐。
碧豆密爭桑蔭底,綠荷雜出稻花中。
是田是沼渾難辨,何地何村不一同。
若遣明年無種子,卻愁閑殺雨和風(fēng)。
注釋參考
爭桑
(1).爭奪桑樹?!妒酚洝翘兰摇罚骸俺酰?楚 邊邑 卑梁氏 之處女與 吳 邊邑之女爭桑,二女家怒相滅,兩國邊邑長聞之,怒而相攻,滅 吳 之邊邑。 吳王 怒,故遂伐 楚 ,取兩都而去?!焙笥脼檫吘巢粚幍牡鋵?shí)?!吨軙ざ抨絺鳌罚骸?陳國 息爭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義。張旃拭玉,脩好如初?!?唐 劉禹錫 《酬鄭州權(quán)舍人見寄十二韻》:“風(fēng)能行偃草,境靜不爭桑?!?黃人 《<清文匯>序》:“ 道 咸 兩朝,爭桑弄兵,四寓多故,男兒作健,志士苦心?!?/p>
(2).泛指相爭,不禮讓。 宋 陸游 《書喜》詩之二:“俗美農(nóng)夫知讓畔,化行蠶婦不爭桑?!?/p>
稻花
稻的花。 宋 梅堯臣 《田家》詩:“白水照茅屋,清風(fēng)生稻花?!?宋 范成大 《新涼夜坐》詩:“江頭一尺稻花雨,窗外三更蕉葉風(fēng)?!?/p>
楊萬里名句,過宜福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