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書催覲已多時,底事歸班似懶歸
出自宋代宋伯仁《寄呈東甽先生曹侍郎》:
芝書催覲已多時,底事歸班似懶歸。
諸老正緣無定說,先生只得暗知機。
柳花樽俎春千點,竹屋云山綠四圍。
東甽東邊行樂遍,不妨款曲上黃扉。
注釋參考
多時
多時 (duōshí) 很長一段時間 a long time 恭候多時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歸班
(1).指有爵祿者就閑待選。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后 秀邸 諸子弟悉歸班焉?!?/p>
(2). 清 制,凡進士不授以他項官職,而以知縣銓選者亦稱“ 歸班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到了中書,就不大有人想了;歸班更不必講……那時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不然索性歸了班,十年后才選得出?!薄肚鍟涫吕ざY部·貢舉》:“ 慶廉 著仍照前旨,歸班銓選?!?/p>
宋伯仁名句,寄呈東甽先生曹侍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