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彩衣稱壽觴,下堂繡口喧雪窗
出自宋代楊萬里《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zhèn)ァ?br>宜春臺(tái)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
親年九十身六二,芝蘭玉樹森庭砌。
上堂彩衣稱壽觴,下堂繡口喧雪窗。
紫樞相公喜,祥大書壽衍。
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注釋參考
上堂
上堂 (shàngtáng) 〈方〉 上課 beschool;go to class 舊時(shí)指訴訟當(dāng)事人到公堂上去(公開受審) go to tribunal彩衣
(1).《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昔 楚 老萊子 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常著五色斑斕衣,為親取飲。”后因以“彩衣”指孝養(yǎng)父母。 宋 王禹偁 《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蓋陛下義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黃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養(yǎng)。”
(2).指戲曲表演的服裝。《紅樓夢(mèng)》第五四回:“婆子們抱著幾個(gè)軟包--因不及抬箱,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p>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下:“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頃刻至數(shù)百人,結(jié)束如一,階墀盡滿?!?/p>
(2).謂孝養(yǎng)父母。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彌孝,熙熙愉愉,承顏侍膳,雖隆云路之望,終確綵衣之戀?!?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還家晝錦樂,拜壽綵衣榮。”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綵衣歸來奉翁母,愿言壽比三山久?!?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瑤斝,象服繡葆,蹌躋一庭。”參見“ 綵衣娛親 ”。
稱壽
祝人長壽。 三國 魏 吳質(zhì) 《答魏太子箋》:“置酒樂飲,賦詩稱壽。” 唐 薛奇童 《云中行》:“舉杯稱壽永相保,日夕歌鐘徹清昊?!?宋 梅堯臣 《思?xì)w賦》:“蓋自成人以及今,未嘗一日侍傍而稱壽?!?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對(duì)此春光,就花下酌盃酒,與雙親稱壽,多少是好?!?/p>
下堂
下堂 (xiàtáng) 〈方〉∶上完一堂課后下課 finish class 舊指妻妾被丈夫遺棄 abandoned or divorced woman繡口
比喻文辭華麗。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 長公 ( 蘇軾 )繡口錦心,不日連枝奮北?!眳⒁姟?錦心繡口 ”。
雪窗
映雪的窗戶,寒窗。 唐 鄭谷 《送太學(xué)顏明經(jīng)及第東歸》詩:“閒來思學(xué)館,猶夢(mèng)雪窗明?!?唐 黃滔 《題友人山齋》詩:“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 宋 晏幾道 《玉樓春》詞:“雪窗休記夜來寒,桂酒已消人去恨?!眳⒁姟?雪窗螢幾 ”。
楊萬里名句,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