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煙蘿第一層,翻身要勘嶺南能
出自宋代釋崇岳《福州內(nèi)檗送廣州化主》:
不住煙蘿第一層,翻身要勘嶺南能。
謂言檗嶠三千指,不比黃梅七百僧。
注釋參考
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唐 李白 《早發(fā)白帝城》詩(shī):“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wàn)重山?!?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mèng),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diǎn)喜色,不住的點(diǎn)頭?!?/p>
(2).用在動(dòng)詞后,表示動(dòng)作的目的沒有實(shí)現(xiàn)。 魯迅 《故事新編·補(bǔ)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詫異了?!?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shī):“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shí)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diǎn)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 清 周準(zhǔn)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shī):“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p>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 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shī):“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wú)處著煙蘿?!?/p>
第一
第一 (dì-yī) 排在最前的 the first (1st);firstly;primarily;at the head;in the first place 排名第一 首要的,最重要的 first;most important 質(zhì)量第一翻身
(1) [turn over]∶翻轉(zhuǎn)身體
(2) [free oneself;emancipate;liberate one's life;stand up and win one's emancipation]∶比喻從受壓迫、受剝削的情況下解放出來(lái)
翻身戶
(3) [bring about an upswing]∶比喻改變落后面貌或不利處境
打了個(gè)翻身仗
詳細(xì)解釋(1).反身;轉(zhuǎn)身。 唐 杜甫 《哀江頭》詩(shī):“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身?!?明 劉基 《采蓮歌》:“放下荷花深深拜,翻身忙整翠花鈿。”《三俠五義》第十四回:“四爺一翻身,急將他按住。” 陳同生 《不倒的紅旗·猛將吳焜》:“他時(shí)常睡到拂曉之前,翻身下床,動(dòng)作迅速地走出屋去?!?/p>
(2).指縱身。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 王安石 ﹞又嘗見 鄭毅夫 《夢(mèng)仙詩(shī)》曰:‘授我碧簡(jiǎn)書,奇篆蟠丹砂。讀之不可識(shí),翻身凌紫霞?!?/p>
(3).比喻從困苦或受壓迫的情況下解脫出來(lái)。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四折:“虎著痛箭難舒爪,魚遭密網(wǎng)怎翻身!” zhu{1|1}德 《六連嶺》詩(shī):“二十餘年游擊戰(zhàn), 海南 羣眾慶翻身?!?柳亞子 《擬民謠》:“人民受苦三千年,今日翻身樂無(wú)窮?!?徐遲 《牡丹》七:“她要變?nèi)?,要翻身!她要粉碎那精神的枷鎖,徹底地從那奴隸生活中解放出來(lái)?!?/p>
(4).比喻買賣上的輪回,周轉(zhuǎn)。 歐陽(yáng)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因?yàn)樗赣H的原故, 日本 人很幫他的忙;聽說介紹過一次jun{1*1}火,販過一次煙土,包過一次賭,幾個(gè)翻身,他便抖起來(lái)了?!?/p>
南能
指 唐代 佛教禪宗南宗創(chuàng)始人 慧能 。 唐 雍陶 《同賈島宿無(wú)可上人院》詩(shī):“還因愛閒客,始得見 南能 ?!?明 楊慎 《無(wú)宵宿北巖開公房》詩(shī):“何須分垢浄,持此問 南能 ?!?清 趙翼 《題蘗庵僧遺像》詩(shī):“故國(guó)遺墟?zhèn)蓖?,空門法席演 南能 ?!?趙樸初 《喜春來(lái)·新年話舊小令寄日本友人》之五:“ 雪舟 山水多清韻,妙跡風(fēng)流兩國(guó)聞。豈徒衣鉢繼 南能 ?!眳⒁姟?南能北秀 ”。
釋崇岳名句,福州內(nèi)檗送廣州化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