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朝登百丈峰,遙望燕支道。
。
漢壘青冥間,胡天白如掃。
。
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
。
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
。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
晉武輕后事,惠皇終已昏。
。
豺狼塞瀍洛,胡羯爭乾坤。
。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
而今白庭路,猶對青陽門。
。
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
注釋參考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薄缎咽篮阊浴お毠律鷼w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p>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遙望
遙望 (yáowàng) 向遠處看;看遠方 look into the distance 遙望山頭的蒼松燕支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薄赌鲜贰R紀下·廢帝海陵王》:“ 武帝 時以燕支為朱衣,朝士皆服之?!?唐 盧照鄰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楊柳》, 漢 使採燕支?!?/p>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fā)雙蛾;北地燕支,偏開兩靨。”一本作“ 燕脂 ”。 唐 殷堯藩 《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 秦 女淚溼燕支紅?!?宋 徐鉉 《稽神錄·司馬正彝》:“婦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為惠?!?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燕支涂頰,上連雙眉。”
(3).泛指紅色。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薜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采礦》:“一鑪光影迸燕支,好把陶鎔著意施?!?/p>
(4).指美女。 清 厲鶚 《和余葭白題tang{1|1}子畏畫韓熙載夜宴圖》:“門生解事執(zhí)樂句,燕支拍碎聲穿空?!?王闿運 《哀江南賦》:“紅粉之樓遂圮,燕支之色無多?!?/p>
(5).喻鮮血。 清 厲鶚 《洪襄惠公園中峰石歌》:“金閨妖血無人見,塞上燕支洗羅薦?!?古直 《惜哉行》:“濺上燕支幾點紅,更開明堂來論功?!?/p>
(6).古劍名。《廣雅·釋器》:“魚腸、醇鈞、燕支……劍也?!?/p>
(7). 漢 時 匈奴 王單于正妻的稱號。 唐 李白 《秋思》詩:“燕支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币槐咀鳌?閼氏 ”。
(8).山名。 唐 李白 《王昭君》詩之一:“ 燕支 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王琦 注引《元和郡縣志》:“ 燕支山 ,一名 刪丹山 ,在 丹州 刪丹縣 南五十里。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與 祁連 同?!?/p>
(9).泛指北地;邊地。 唐 李白 《代贈遠》詩:“ 燕支 多美女,走馬輕風雪?!?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 越 人北向 燕支 ,回首望 雁峰 天一涯?!?清 屈大均 《寄沉陽剩人和尚》詩:“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 燕支 ?!?/p>
高適名句,登百丈峰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