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出自宋代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況子三年囚,苦霧變飲食。
吉人終不死,仰荷天地德。
我來黃岡下,欹枕江流碧。
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
春蔬黃土軟,凍筍蒼崖拆。
此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遙知丹穴近,為劚勾漏石。
他年分刀圭,名字掛仙籍。
少年帶刀劍,但識從軍樂。
老大服犁鋤,解佩付镕鑠。
雖無獻(xiàn)捷功,會賜力田爵。
敲冰春搗紙,刈葦秋織箔。
櫟林?jǐn)囟?,竹塢收夏籜。
四時俯有取,一飽天所酢。
君生紈綺間,欲學(xué)非其腳。
左右玉纖纖,束薪誰為縛。
勿令聞此語,翠黛頩將惡。
笑我一間茅,婦姑紛六鑿。
欲結(jié)千年實(shí),先摧二月花。
故教窮到骨,要使壽無涯。
久已逃天網(wǎng),何須服日華。
賓州在何處,為子上棲霞。
鄰里有異趣,何妨傾蓋新。
殊方君莫厭,數(shù)面自成親。
默坐無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紳。
平生我亦輕余子,晚歲人誰念此翁。
巧語屢曾遭薏苡,瘦詞聊復(fù)托芎藭。
子還可責(zé)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
若問我貧天所賦,不因遷謫始囊空。
君家玉臂貫銅青,下客何時見目成。
勤把鉛黃記宮樣,莫教弦管作蠻聲。
熏衣漸嘆衙香少,擁髻遙憐夜語清。
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fēng)浪雪山傾。
注釋參考
陽朔
陽朔 (Yángshuò)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的轄縣。為著名風(fēng)景區(qū),有“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稱 Yangshuo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孔穎達(dá)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趙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cái)貨上流,則逆不作?!薄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李善 注:“作,興也?!?/p>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fēng)流?!?/p>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昂蜕屑矣植蛔鲙П?,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hù)身命的?!?/p>
一錢
(1).一文錢。亦指極少的錢?!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 高祖 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shí)不持一錢?!?唐 李白 《襄陽歌》:“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唐 杜甫 《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2).表數(shù)量。一兩的十分之一?!吨熳诱Z類》卷十六:“如秤子釘盤星上加一錢,則稱一錢物,便成兩錢重了。”《宋史·律歷志一》:“以御書真草行三體 淳化 錢,較定實(shí)重二銖四絫為一錢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為一稱之則?!卑矗?清 顧炎武 《日知錄·以錢代銖》:“古算法二十四銖為兩……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兩,而有錢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錢幣之錢,非數(shù)家之正名?!?/p>
(3). 清 時 吳 俗以銅錢七十文為“一錢”。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板兒》:“今 吳 俗猶以銅錢七十文為一錢,此舊語之未泯者也?!?/p>
蘇軾名句,和王鞏六首并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