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荷《國香》:
南溪太史還朝晚,息駕江陵頗從款。
彩毫曾詠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
將花托意為羅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門墻紆貴從,藍(lán)橋庭戶怪貧居。
十年目色遙成處,公更不來天上去。
已嫁鄰姬窈窕姿,空傳墨客殷勤句。
聞道離鸞別鶴悲,藁碪無賴鬻蛾眉。
桃花結(jié)子風(fēng)吹后,巫峽行云夢足時(shí)。
田郎好事知渠久,酬贈明珠同石友。
憔悴猶疑洛浦刀,風(fēng)流固可章臺柳。
寶髻犀梳金鳳翹,尊前初識董嬌饒。
來遲杜牧應(yīng)須恨,愁殺蘇州也合銷。
也把水仙花說似,猛省西家黃學(xué)士。
乃能知妾妾當(dāng)時(shí),悔不書空作黃字。
王子初聞話此詳,索詩裁與漫凄涼。
只今驅(qū)豆無方法,徒使田郎號國香。
注釋參考
彩毫
畫筆;彩筆。亦指絢麗的文筆。 唐 溫庭筠 《塞寒行》:“彩毫一畫竟何榮,空使青樓淚成血?!?宋 晏殊 《胡搗練》詞:“誰把彩毫描得,免恁輕拋擲?!?清 袁于令 《西樓記·私契》:“研朱露,蘸彩毫。這新詞全費(fèi)敲。”參見“ 彩筆 ”。
猶綵筆。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一:“五色綵毫裁鳳詔,九重天子豁龍顏。”參見“ 綵筆 ”。
水仙花
花名。省稱“水仙”?;ㄈ缃鸨K銀盤,養(yǎng)于水中,清香淡雅,故稱。 宋 黃庭堅(jiān)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詩之四:“ 錢塘 舊聞 水仙廟 , 荊州 今見水仙花?!?冰心 《往事·別后》:“餐桌中間擺著一盆水仙花,旁邊四付匙箸。”詳“ 水仙 ”。
可惜
可惜 (kěxī) 值得惋惜 it’s a pity;it is to be regretted 這手套還沒有破,扔了多可惜 可惜 (kěxī) 憐惜;愛惜 feel pity for;use sparingly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仙帷恶橊勏樽印?h3>國香(1).極言其香。謂其香甲于一國,故云。亦用以贊譽(yù)人的風(fēng)采、品行。《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唐 馮贄 《云仙雜記·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蓮 者,國香無及,每出,則蜂蝶相隨慕其香。” 唐 溫庭筠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之二:“國香 荀令 去,樓月 庾公 來?!眳⒁姟?令君香 ”。
(2).指蘭花。語出《左傳·宣公三年》:“蘭有國香?!?唐 宋之問 《過史正議宅》詩:“國香蘭已歇,里樹橘猶新。”《廣qun{1|1}芳{1~1}譜·花譜二三·蘭蕙》引 宋 黃庭堅(jiān) 《書幽芳亭》:“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 宋 蘇軾 《再和楊公濟(jì)梅花十絕》之二:“憑仗幽人收艾蒳,國香和雨入青苔?!?明 唐寅 《山家見菊》詩:“可惜國香人不識,卻教開向野翁家。” 清 姚鼐 《阻風(fēng)三山夾游三華庵牡丹頗盛》詩:“冷落國香聊與慰,午晴扶向石臺高?!?/p>
(3).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粲粲門子,菲菲國香。”
不管
不管 (bùguǎn) 不顧,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無視不利的結(jié)果 in spite of;despite 不管身體好壞,他都工作到深夜 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結(jié)果都不會改變,后面常有副詞“都”“總”“也”等跟他呼應(yīng) whether;no matter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點(diǎn),認(rèn)為這些缺點(diǎn)在他身上是不可饒恕的,而不管這些缺點(diǎn)在別人身上的情況如何高荷名句,國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