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子野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
出自唐代韋莊《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測。
何須見我眼偏青,未見我身頭已白。
茫茫四海本無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壺中醉臥日月明,世上長游天地窄。
晉朝叔夜舊相知,蜀郡文君小來識。
后生常建彼何人,贈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盡知音,遇酒遇琴無間隔。
如今世亂獨翛然,天外鴻飛招不得。
余今正泣楊朱淚,八月邊城風刮地。
霓旌絳旆忽相尋,為我尊前橫綠綺。
一彈猛雨隨手來,再彈白雪連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風,咽咽幽幽隴頭水。
吟蜂繞樹去不來,別鶴引雛飛又止。
錦麟不動惟側頭,白馬仰聽空豎耳。
廣陵故事無人知,古人不說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
坐中詞客悄無語,簾外月華庭欲午。
為君吟作聽琴歌,為我留名系仙譜。
注釋參考
子期
即 鍾子期 。 春秋 時 楚 人,精于音律,與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聽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絕弦破琴,終身不復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 唐 李嶠 《琴》詩:“ 子期 如可聽,山水響?zhàn)N哀?!?唐 李山甫 《贈彈琴李處士》詩:“三尺焦桐七條線, 子期 師曠 兩沉沉?!?前蜀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詩:“ 子期 子野 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眳⒁姟?伯牙 ”。
子野
春秋 時 晉國 樂師 師曠 的字。目盲,善彈琴,辨音能力極強?!段倪x·張衡<東京賦>》:“能不惑者,其唯 子野 乎?” 薛綜 注:“ 子野 , 師曠 字。曉音曲者。”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 子野 善聽, 離婁 至明?!?清 錢謙益 《復李叔則書》:“瓦釜之鳴,不若洪鐘之響,有耳者知之,而 子野 不知,豈有是哉?”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烏啼
指琴曲《烏夜啼引》或《烏啼引》。 唐 元稹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詩:“謫官詔下吏驅遣,身作囚拘妻在遠……今君為我千萬彈,《烏啼》啄啄淚瀾瀾?!眳⒁姟?烏夜啼 ”。
傷悲
傷悲 (shāngbēi) 悲傷;悲哀 sorrow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韋莊名句,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