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聰明早,童年便與玄
出自宋代張镃《次韻酬楊伯子兼呈誠齋》:
見說聰明早,童年便與玄。
細(xì)看今日句,宛似乃翁篇。
家譜無他姓,文星聚此邊。
何須待千首,一首已堪傳。
注釋參考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p>
明早
亦作“ 明蚤 ”。明天早上。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明早相迎,書不盡懷。” 元 王曄 《桃花女》楔子:“難道我哄你?只依著我的話去做,包你小大哥明蚤回來也?!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谑幕兀骸斑@深更半夜怎能進(jìn)得門去?若等明早開了門,他若已呈了堂,便就搭救不得了?!?/p>
童年
童年 (tóngnián) 未成年時期;幼年 childhood張镃名句,次韻酬楊伯子兼呈誠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