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變難諶,龍髯已毿
出自宋代岳珂《孝宗皇帝杜甫萬丈潭詩御書贊》:
於戲中興,駐蹕東南。
江沱之安,匪帝所堪。
飆起霆驅(qū),沛澤以甘。
慰于望霓,意則可探。
念昔臣甫,賦萬丈潭。
謂彼慶龍,潛雺隱嵐。
豈嵌竇是即,豈泉石是耽。
救民一心,大造實參。
方陽初驕,民憂未惔。
彼界此疆,飲瓢粟甔。
遵養(yǎng)必時,畢毓畢涵。
亦既太甚,炎威孔燂。
播奏之艱,□□孰餤。
必其來蘇,以溉以覃。
帝惟明羽,詎不我諳。
升自天衢,時乘其驂。
視此沸爐,而忍弗戡。
維寧親是先,匪樂之酣。
維復讎懷,匪垢之含。
郁郁久居,若古有談。
毋功之幸成,而德之或慚。
臣謂此心,與天地三。
龍變難諶,龍髯已毿。
心畫之昭,賁于寶函。
注釋參考
龍變
(1).謂神奇變化?!妒酚洝し舛U書》:“今鼎至 甘泉 ,光潤龍變,承休無疆?!?/p>
(2).喻乘時興起?!妒酚洝の罕碓搅袀髡摗罚骸暗脭z尺寸之柄,其云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薄妒酚洝ね馄菔兰荫疑賹O論》:“丈夫龍變?!秱鳌吩唬骸呋癁辇垼蛔兤湮?;家化為國,不變其姓。’丈夫當時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
(3).指羽化飛升。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宋 陳師道 《送姚先生歸宜山》詩之一:“ 鄭公 龍變不容親,猶有先生不絶塵?!?/p>
(4).機變,權(quán)變。《淮南子·人間訓》:“內(nèi)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贏縮卷舒,與物推移,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圣人者,以其能龍變也?!?晉 傅玄 《古今畫贊·楊阜》:“君構(gòu)潛謀以龍變,應事機而虎發(fā)?!?/p>
難諶
不能信任?!稌は逃幸坏隆罚骸皢韬簦√祀y諶,命靡常?!?孔穎達 疏:“以其無常,故難信。”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知禮神道碑》:“將蹈九州,平三階,豈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難諶,降年不永?!?/p>
龍髯
亦作“ 龍髥 ”。1.龍之須?!妒酚洝し舛U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焙笥脼榛实廴ナ乐洹?唐 李嶠 《汾陰行》:“自從天子向 秦關(guān) ,玉輦金車不復還。珠簾羽扇長寂寞, 鼎湖 龍髯安可攀?” 清 顧炎武 《謁欑宮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駒隙之難留;涉路三千,望龍髯而愈遠?!?清 葉方藹 《授職翰林學士感恩述懷》詩:“身離??隗@還在,夢挽龍髥恨不廻?!?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jié):“而 文宗 顯皇帝 ,復為 英 法 聯(lián)軍所迫,北狩 熱河 , 鼎湖 一去,龍髯不返。”
(2).帝王之須。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綵毫輕?!?/p>
(3).喻松葉;松。 唐 李賀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南山?!?/p>
岳珂名句,孝宗皇帝杜甫萬丈潭詩御書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