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答余司理》:
緬懷海縣游,不作千山隔。
雖償還俗債。
茲復(fù)望霓厄。
孰知赫曦中,欻有油云升。
六幕一汛掃,病骨如濯清。
西山殷其雷,晚溽尚雨意。
頗思云巖宿,靜聽崩空勢。
靈湫貝為宮,龍伯肯小留。
與翁寧兩心,當(dāng)亦憂民憂。
原龍噓為霖,彍電歸袖手。
免令山城民,議我拜上偶。
千里飲玉粒,秉穗周困窮。
牲肥酒如酒,歲歲敬為龍。
注釋參考
兩心
(1).異心;二心。《荀子·解蔽》:“天下無二道,圣人無兩心。” 漢 荀悅 《漢紀(jì)·哀帝紀(jì)下》:“上怒,召 嘉 詣尚書,責(zé)問以相等前坐不盡忠,外附諸侯,操持兩心,倍人臣之義?!?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時歌·秋歌》:“鏡中兩入髻,分明無兩心?!?/p>
(2).彼此之心;雙方的思想。 漢 焦贛 《易林·大過之小過》:“兩心相悅,共其柔筋。” 唐 白居易 《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寤兀骸霸俳?jīng) 鄧九公 年高有德,出來作這個大媒,姑娘縱然不便一諾千金,一定是兩心相印。”
憂民
謂關(guān)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贄 《與焦若侯書》:“但 半山 過于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羅惇曧 《文學(xué)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術(shù),皆發(fā)揮仁字。至於保民、養(yǎng)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fā)出?!?/p>
陳造名句,答余司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得間免費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