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真德秀《游鼓山》:
嚴(yán)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蘇醒,還雇空躊躇。
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
遲明陟危亭,云濤渺空虛。
煙霏倏一闔,峰巒時(shí)有無。
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
蒼崖萬仞立,四面環(huán)瓊琚。
翠木巧蔽虧,亭午清陰敷。
令人澹忘歸,似到真華胥。
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
摩挲巖上刻,慨仰趙與朱。
舉觴酹且盟,一節(jié)期終初。
重來三址年,恍如隔朝晡。
并游四五人,存者獨(dú)老癯。
有懷子陳子,感嘆為欷噓。
子抱明月終,我方長涂趨。
顛踣懼不免,儆省當(dāng)何如。
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
禪伯亦可人,新結(jié)峰頂廬。
老我故倦游,軒冕非所娛。
會(huì)須脫塵鞿,來依懶瓚居。
注釋參考
疲民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數(shù)戰(zhàn)則士疲,數(shù)勝則君驕;驕君使疲民則國危?!?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詩:“天子念疲民,分憂輟侍臣?!?宋 曾鞏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斂,方歲之富,食常不足?!?/p>
(2).使民窮困?!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敖?楚 內(nèi)棄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時(shí)以動(dòng),而疲民以逞?!?/p>
蘇醒
蘇醒 (sūxǐng) 從昏迷中清醒過來 resuscitation 他昏迷了一個(gè)多小時(shí)才蘇醒過來 喚醒;使覺醒 wake up 蛇被溫?zé)崽K醒了躊躇
(1) [hesitate]∶猶豫不決
操欲立后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think;consider]∶思量,考慮
他兩個(gè)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guān)漢卿《魯齋郎》
(3)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be perfectly content;to one's heart content]∶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heartbroken;distressed]∶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yǎng)浩《山坡羊》
詳細(xì)解釋(1).躑躅,徘徊不進(jìn)?!冻o·東方朔<七諫·沉江>》:“驥躊躇於弊輂兮?!?王逸 注:“躊躇,不行貌?!?晉 陶潛 《贈(zèng)羊長史》詩:“路若經(jīng) 商山 ,為我少躊躇?!?唐 白居易 《長恨歌》:“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丁玲 《韋護(hù)》第二章:“一到門邊,便聽著有那響亮的笑聲,他不覺心一動(dòng),腳就躊躇了?!?/p>
(2).猶豫,遲疑不決?!冻o·九辯》:“事亹亹而覬進(jìn)兮,蹇淹留而躊躇?!?晉 潘岳 《笙賦》:“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 唐 姚合 《酬楊汝士尚書喜人移居》詩:“酬章深自鄙,欲寄復(fù)躊躕。” 清 洪昇 《長生殿·疑讖》:“看滿地斜陽欲暮,到蕭條客館,兀自意躊躕?!?魯迅 《彷徨祝?!罚骸拔以跇O短期的躊躕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p>
(3).研究,反復(fù)思量?!度⑶ぷ砘帯で飸选罚骸熬菩押蠹?xì)躊躕,一寸柔腸千萬縷?!薄稏|周列國志》第三五回:“ 趙衰 、 狐偃 等因與 秦 臣 蹇叔 、 百里奚 、 公孫枝 等深相結(jié)納,共躊躇復(fù)國之事?!?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鄰交》:“竊嘗為 日本 躊躇審度,知其志必不僅在 朝鮮 、 琉球 也。” 葉圣陶 《線下·孤獨(dú)》:“他也預(yù)備要走;然而走到什么地方去,卻是個(gè)很費(fèi)躊躇的難題--他每天上午離開茶館之前照例要遇到這個(gè)難題。”
(4).從容自得?!肚f子·外物》:“圣人躊躇以興事。” 成玄英 疏:“躊躇,從容也?!薄肚f子·田子方》:“方將躊躇,方將四顧?!?/p>
(5).忐忑不安,極度痛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溫水》:“ 陽邁 歸國,家國荒殄,時(shí)人靡存,躊躕崩擗,憤絶復(fù)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局已變,勢難支,躊躕中夜少眠時(shí)?!?/p>
真德秀名句,游鼓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