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送陳次公茂材》:
俗人無心胸,貴偽不貴誠。
口吻當文學,奔走成名聲。
之子出蒿萊,行潔業(yè)且精。
中美未外發(fā),樸質亡華英。
持此向文眾,詎免笑與憎。
況復覓薦舉,路險豈易行。
所愿天命泰,因之主者明。
牙絃一鼓時,鐘子耳必傾。
注釋參考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p>
(2).何況,況且?!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p>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李覯名句,送陳次公茂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