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呂《賀吳守被召》:
吳公骨秀如天人,胸襟落落旨經(jīng)綸。
少年固已富家學,筮仕聊稱梅子真。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向者長汀初擁節(jié),寇攘聚集驚鄉(xiāng)付。
誰知撫定有長策,不戮一夫令自新。
稚耋讙呼弛兵七,至今妥巾無叛民。
移帥贛川尤鎮(zhèn)靜,宿奸褫魄胥崩奔。
往年群盜{1-1}號淵藪,一旦荒壟安鋤耘。
錢流地上非橫索,鈴齋坐嘯生陽春。
踐更盤錯威望著,素秉公謙政有神。
貪吏望風爭解去,冤民在處皆獲伸。
還家坐席曾示暖,迅召連崔已在門。
或人未免巧求譽,我公特立天下聞。
厥今器識兼文武,倒反映誰歟當此舉。
江淮百萬屯邊兵,轉輸饋餉傾吳楚。
中原荊棘今幾年,師老不試漫貔虎。
陛下翻然采輿論,天意可見公宜處。
裴度指日平蔡州,充國先零豈難取。
唾手燕云會有時,佇看大將建旗鼓。
勒功異域鄙班超,歸佐熙朝作申甫。
注釋參考
勒功
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勛。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唐 薛存誠 《東都父老望幸》詩:“眾愿其難阻,明君早勒功?!?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憲滇南》詩:“他日勒功留片碣, 點蒼 如黛石嵯峨。”
異域
(1) [foreign land]∶外國
立功異域
(2) [a place far away from one's home]∶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異鄉(xiāng)
詳細解釋亦作“異域”。1.他鄉(xiāng);外地?!冻o·九章·抽思》:“有鳥自南兮,來集 漢 北。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王逸 注:“背離鄉(xiāng)黨,居他邑也。” 唐 杜甫 《寄賀蘭銛》詩:“勿云俱異域,飲啄幾回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異域孤魂,殊怯荒墓。”
(2).外國?!逗鬂h書·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畧,猶當效 傅介子 、 張騫 立功異域?!?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詩:“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清 朱之瑜 《上長崎鎮(zhèn)巡揭》:“遠託異域,豈不深悲!”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二》:“攝取來的異域的營養(yǎng)又是‘世紀末’的果汁: 王爾德 …… 安特萊夫 們所安排的?!?/p>
(3).特指被敵方占領的土地。 清 顧炎武 《拜先曾王考于朝天宮后祠中》詩:“山河今異域,瞻拜獨曾孫?!?/p>
(4).指相隔遼遠的兩地。 唐 宋之問 《早發(fā)大庾嶺》詩:“兄弟遠淪居,妻子成異域?!?/p>
班超
(32-102)東漢大將、外交家。字仲升,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班固弟。公元73年,隨竇固出擊北匈奴獲勝。又奉命出使西域,幫助西域各族擺脫匈奴的束縛和奴役,使“絲綢之路”重又暢通。后被任命為西域都護。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至今波斯灣而歸。他在西域活動三十一年,使西域與內(nèi)地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
熙朝
(1).興盛的朝代。 宋 陳師道 《賀翰林曾學士書》:“兄弟相望,乃平世之榮光; 魯衛(wèi) 同升,亦熙朝之故事?!?明 張居正 《壽陳松谷相公》:“誠曠世之希逢,熙朝之盛典也?!?清 龔自珍 《題吳南薌東方三大圖》詩:“熙朝翠華至,九跪迎上公。”
(2).使王朝興盛?!段倪x·陸機<辯亡論上>》:“大司馬 陸公 以文武熙朝,左丞相 陸凱 以謇諤盡規(guī)?!?呂延濟 注:“熙,興也?!?/p>
申甫
(1). 周 代名臣 申伯 和 仲山甫 的并稱?!对姟ご笱拧め赂摺罚骸熬S 申 及 甫 ,維 周 之翰。”
(2).借指賢能的輔佐之臣?!读簳ぴ奂o》:“大國有蕃, 申 甫 惟翰?!?唐 元稹 《贈烏重胤父承玭等誥》:“載誕 頗 牧 ,降生 申 甫 ?!?清 曾國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銘》:“ 文宗 震悼,手詔曰:‘惜我良將,不克令終,尚冀其忠靈不昧,他年生 申 甫 以佐予也?!?/p>
李呂名句,賀吳守被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