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轡鬧裝都一樣,野夫不著皂貂裘
出自宋代陳郁《憶古襄州西教場打球》:
憶參元帥古襄州,幾度莎場馬打球。
鞍轡鬧裝都一樣,野夫不著皂貂裘。
注釋參考
鞍轡
鞍子和駕馭牲口的嚼子、韁繩。 唐 韓愈 《招揚之罘》詩:“馬悲罷還樂,振迅矜鞍轡。”《水滸傳》第四七回:“后槽牽過一匹快馬,備上鞍轡。”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后槽刷洗了高頭駿馬,備上鞍轡,馬頭馬身也披紅掛綠?!?/p>
鬧裝
亦作“ 鬧粧 ”。亦作“ 鬧妝 ”。亦作“閙粧”。1.用金銀珠寶等雜綴而成的腰帶或鞍、轡之類飾物。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呀,你可便看我結(jié)束頭巾砌珍珠,繡襖子絨鋪,鬧粧帶兔鶻?!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四八回:“ 西門慶 這里是金鑲玉寶石鬧妝一條,三百兩銀子。”
(2).即鬧裝花。 清 佚名 《燕臺口號》之二:“烏金紙剪飛蝴蝶,嚷嚷嬰孩插閙粧?!眳⒁姟?鬧裝花 ”。
一樣
一樣 (yīyàng) 同樣 same;identical;alike野夫
(1).草野之人,農(nóng)夫?!抖Y記·郊特牲》:“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孔穎達 疏:“田夫則野夫也?!?唐 柳宗元 《禜門文》:“淫雨斯降,害於麰麥。野夫興憂,官守增惕。” 清 厲鶚 《雨后》詩:“野夫欣雨足,米價及時平。”
(2).用作自己的謙稱。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如此,野夫不敢久覊使節(jié),明日……即當(dāng)祖餞河橋也?!?/p>
(3).指隱者。 唐 黃滔 《嚴(yán)陵釣臺》詩:“終向煙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換簪裾?!?金 元好問 《太原贈張彥遠》詩:“明星煌煌大於月,野夫一笑冠纓絶?!?/p>
不著
不顯揚?!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楊 、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説誣民,充塞仁義也?!?/p>
(1).不執(zhí)著,無掛礙。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上善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 宋 梅堯臣 《寄隱靜山懷賢長老》詩:“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峯云?!?/p>
(2).不用,無須。 唐 王建 《三臺》詞:“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貂裘
貂裘 (diāoqiú) 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marten coat陳郁名句,憶古襄州西教場打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