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所續(xù)吾其再,首錄東吳兩國風
出自宋代曾豐《前仁和鄭宰僑富陽與陳宰往還以詩余寓妙山得》:
宣化承流退自公,優(yōu)柔厭飫有新功。
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為詩長雄。
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徑彳換音}中。
河汾所續(xù)吾其再,首錄東吳兩國風。
注釋參考
河汾
(1). 黃河 與 汾水 的并稱。亦指 山西省 西南部地區(qū)?!妒酚洝x世家》:“ 唐 在 河 汾 之東,方百里,故曰 唐 叔虞 ?!?唐 蘇颋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云,萬里渡 河 汾 ?!?元 周伯琦 《過太行山》詩:“ 戰(zhàn)國 東西分 晉 趙 ,中原南北帶 河 汾 ?!?清 錢謙益 《山西布政司提學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文翔鳳授朝議大夫》:“以爾有六經(jīng)七制之學,故命爾以 河 汾 。”
(2). 隋 代 王通 設教 河 汾 之間,受業(yè)者達千馀人。見《新唐書·隱逸傳·王績》。后以“河汾”指稱 王通 及其學術(shù)流派。 明 高啟 《追挽恭孝先生》詩之一:“ 關(guān) 洛 遺風在, 河 汾 舊業(yè)傳。” 清 錢謙益 《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其名汰學者於 涑水 、 新安 ,奉為丹書,獨反唇於 河 汾 之《元經(jīng)》,則目睫之論也?!?/p>
東吳
(1).指 三國 時 吳國 。因其地處 江 東,故名。《文選·左思<詠史>之一》:“長嘯激清風,志若無 東吳 ?!?李善 注:“ 東吳 ,謂 孫 氏也?!?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休憂慮,料堂堂廟謨,看瞬息間指揮談笑滅 東吳 ?!?/p>
(2).泛指古 吳 地。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 江蘇 、 浙江 兩省東部地區(qū)?!稌x書·食貨志》:“ 東吳 有齒角之饒, 西蜀 有丹砂之富?!?唐 杜甫 《絕句》之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 東吳 萬里船。” 宋 陸游 《鷓鴣天·送葉夢錫》詞:“家住 東吳 近帝鄉(xiāng),平生豪舉少年場?!?太平天囯 葉春森 《建天京于金陵論》:“﹝ 金陵 ﹞包 東吳 而連 北越 ,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戰(zhàn),處可以守?!?/p>
國風
(1).《詩經(jīng)》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間各諸侯國的民間詩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也稱為“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體現(xiàn)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對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廣闊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但也不盡是民間作品。
(2).國家的風俗。《史記·殷本紀》:“帝 武丁 即位,思復興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唐 宋中 《送韋參軍》詩:“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p>
曾豐名句,前仁和鄭宰僑富陽與陳宰往還以詩余寓妙山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