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xì)詢,滿城都道好官人
出自元代張養(yǎng)浩《【中呂】喜春來_親登華岳悲》:
親登華岳悲哀雨,自舍資財(cái)拯救民,滿城都道好官人。
還自哂,比顏御史費(fèi)精神。
。
。
十年不作南柯夢,一旦還為西土臣,空教人道好官人。
還自哂,閑殺濼湖春。
。
。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xì)詢,滿城都道好官人。
還自哂,只落的白發(fā)滿頭新。
。
。
鄉(xiāng)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兇頑破膽心,滿城都道好官人。
還自哂,未戮亂朝臣。
。
。
無窮名利無窮恨,有限光陰有限身,也曾附鳳與攀鱗。
今日省,花鳥一般春。
。
。
一場惡夢風(fēng)吹覺,依舊壺天日月高,白云深處結(jié)團(tuán)茅。
山更好,嵐翠滴林梢。
。
。
一溪煙水奩開鏡,四面云山錦族屏,客來沉醉綽然亭。
對著這無限景,因此上不肯就功名。
。
。
拖條藜杖山林下,無是無非快活煞,王侯卿相不如咱。
興來時(shí)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
。
翻騰禍患千鐘祿,搬載憂愁四馬車,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徑菊四圍書!。
。
探春。
。
梅花已有飄零意,楊柳將垂裊娜枝,杏桃仿佛露胭脂。
殘照底,青出的草芽齊。
。
。
注釋參考
餓殍
餓殍 (èpiǎo) 餓死的人。亦作“餓莩” corpse of the starved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h3>流民流民 (liúmín) 因受災(zāi)而流亡外地、生活沒有著落的人 refugee都道
都城的街道。《東觀漢記·鮑永傳》:“案 良 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知尊帝,城門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頭都道,奔走馬頭前,無藩臣之禮,大不敬也。”
官人
官人 (guānrén) 唐朝稱當(dāng)官的人,宋以后對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稱 man 劍外官人冷, 關(guān)中驛使疎。—— 唐· 杜甫《逢唐興與劉主簿弟》 女使錦兒叫道:“官人尋得我苦,卻在這里!”——《水滸》七回 妻子稱呼丈夫(多見于早期白話) husband 夜坐書院中研墨吮筆,憑紙長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續(xù)傳燈錄·張商英》張養(yǎng)浩名句,【中呂】喜春來_親登華岳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中國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