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代元好問《光武臺》:
東南地上游,荊楚兵四沖。
游子十月來,登高送長鴻。
當年赤帝孫,提劍起蒿蓬。
一顧滍水斷,再顧新都空。
雷霆萬萬古,青天看飛龍。
巍然此遺臺,落日荒煙重。
誰見經(jīng)綸初,指揮走群雄。
白水日夜東,石麟幾秋風(fēng)。
空余廣武嘆,無復(fù)云臺功。
注釋參考
南地
南方地區(qū)。《戰(zhàn)國策·秦策三》:“今攻 趙 ,北地入 燕 ,東地入 齊 ,南地入 楚 魏 ,則 秦 所得不一幾何,故不如因而割之,因以為 武安 功?!?南朝 梁簡文帝 《悔賦》:“ 楚王 刻鶴,播徙南地?!?唐 賈島 《送人南歸》詩:“雖然南地遠,見説北人多?!薄端问贰け尽罚骸白h者言南地不宜牧馬。昨自牧養(yǎng),今二三年,已得馬數(shù)百?!?/p>
上游
上游 (shàngyóu) 河流靠近發(fā)源地的一段 upper reaches (of a river) 黃河上游 比喻先進的地位 advanced position 力爭上游 上級 superordinate 只恐上游知道荊楚
(1). 荊 為 楚 之舊號,略當古 荊州 地區(qū),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帶?!对姟ど添灐ひ笪洹罚骸皳楸?殷武 ,奮伐 荊楚 ?!薄冻o·大招》:“自恣 荊楚 ,安以定只?!?唐 杜甫 《江上》詩:“江上日多雨,蕭蕭 荊楚 秋。” 宋 周邦彥 《齊天樂·端午》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fēng)物依然 荊楚 ?!?清 魏源 《<圣武記>序》:“ 荊楚 以南,有積感之民焉?!?/p>
(2).木名。古時用為刑杖。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一:“ 太祖 指道旁荊楚謂世子曰:‘古者用此為撲刑,蓋以其能去風(fēng),雖傷不至過甚?!?/p>
四沖
控扼四方的要地?!段簳ご蘅瑐鳌罚骸案`惟 殷州 地實四衝,居當五裂,西通長山,東漸巨野。” 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有我 荊州 ,乃四衝用武之地。” 明 唐順之 《裕州均田碑記》:“今 方城山 在 裕州 境,山旁有 楚 壁壘斥堠云。地故阻險,然四衝。西脅 武關(guān) ,東挾 江 淮 ,北綰 河 洛 ,南隙 宛 鄧 ,四方輻輳?!?/p>
元好問名句,光武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