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題擊年錄》:
炎紹諸賢慮未精,今追遺恨尚難平。
區(qū)區(qū)王謝營南渡,草草江徐議北征。
往日中丞甘結(jié)好,暮年都督始知兵。
可憐白發(fā)宗留守,力請鑾輿幸舊京。
注釋參考
往日
往日 (wǎngrì) 過去的日子;從前 (in) former days;in bygone days 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從未有過冤仇中丞
[an official's name] 官名。即“大中丞”,見該條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xì)解釋(1). 漢 代御史大夫下設(shè)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為名。 東漢 以后,以中丞為御史臺長官。 明 清 時用作對巡撫的稱呼?!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nèi)領(lǐng)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清 梁章鉅 《稱謂錄·巡撫》:“ 明 正統(tǒng) 十四年,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鄒來學(xué) 廵撫 順天 、 永平 二府……今廵撫之稱中丞,蓋沿于此?!?清 錢大昕 《內(nèi)閣侍讀嚴(yán)道甫傳》:“ 畢中丞 沅 廵撫 陜西 ,招至官齋,為文字交?!?/p>
(2).指宮官,內(nèi)官。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琵琶》:“ 文宗 朝,有內(nèi)人 鄭中丞 ,善胡琴?!痹ⅲ骸爸胸?,即宮人之官也?!?/p>
甘結(jié)
(1).舊時交給官府的一種畫押字據(jù)。多為保證某事,并聲明不爾則甘愿受罰。 明 高明 《琵琶記·義倉賑濟》:“左右與他取了甘結(jié)?!?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緩葬》:“舉人進(jìn)士親喪未葬者,不準(zhǔn)入官。凡考試銓選,俱令地方官具印結(jié),鄰里具甘結(jié),方為合例?!?/p>
(2).指立文據(jù)保證?!端翁嵝滔丛┘洝なコC降新例·檢驗法式》:“仍取苦主并聽一干人等,連名甘結(jié),依式備細(xì)開寫當(dāng)日保結(jié)?!?/p>
暮年
[declining years;evening of one's life;old age] 人到老年
詳細(xì)解釋晚年;老年。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之四:“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一:“ 庾信 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下官暮年淹蹇,為世所棄?!?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漸衰頹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p>
都督
都督 (dūdu) 總兵。古代的軍事長官。清初總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官銜。民國初年各省也設(shè)有都督,兼管民政 governor of province;military governor 馬副使 鳴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諸將 劉都督 肇基等皆死?!?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統(tǒng)率 command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巍?文天祥《指南錄·后序》知兵
通曉軍事?!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宋義 論 武信君 之軍必敗,居數(shù)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薄缎瓦z事》后事:“ 女真 不知兵,豈有孤軍深入人境,而能善其歸哉?” 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欲得知兵謀國之士,錯置職方,以參預(yù)帷幄之寄?!?/p>
劉克莊名句,題擊年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