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出自唐代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潭在秋浦桃樹陂下余新名此潭)》:
康樂上官去,永嘉游石門。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
我來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積雪,萬壑盡啼猿。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
掃崖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dāng)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后經(jīng)此地,為余謝蘭蓀。
注釋參考
中得
切合。 漢 王充 《論衡·寒溫》:“豈喜怒之氣,為小發(fā)不為大動(dòng)邪?何其不與行事相中得也。”
佳境
佳境 (jiājìng) 美好的境界 the most enjoyable and pleasant stage 漸入佳境可以
可以 (kěyǐ) 表示可能或能夠 can;may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獫h· 賈誼《論積貯疏》 表示許可 現(xiàn)在你可以走了 不壞;還好 not bad;passable;pretty good 她的英語還可以 很;厲害 awful;very;extremely 這真閑得可以囂喧
亦作“ 囂諠 ”。喧鬧。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王子晉贊》:“ 王子 愛清靜,區(qū)中實(shí)囂諠?!?南朝 梁 沉約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囂喧滿眼前,簿領(lǐng)紛盈膝?!?唐 李白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詩:“此中得佳境,可以絶囂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未幾,菊將開,聞其門囂喧如市?!?艾青 《透明的夜》詩:“人的囂喧,人的囂喧。”
見“ 囂喧 ”。
李白名句,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潭在秋浦桃樹陂下余新名此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