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重顯《頌一百則》:
機輪曾未轉(zhuǎn),轉(zhuǎn)必兩頭走。
明鏡忽臨臺,當(dāng)下分妍丑。
妍丑分兮迷云開,慈門何處生塵埃。
因思良馬窺鞭影,千里追風(fēng)喚得回。
喚得回,鳴指三下。
注釋參考
明鏡
明鏡 (míngjìng) 明亮的鏡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mirror 謙恭禮節(jié)的明鏡 明察;明鑒 perceive 今提五個首級首告,望相公老爺明鏡。——《古今小說》當(dāng)下
當(dāng)下 (dāngxià) 立即;馬上 at once;immediately;istantly 他一見這場面,當(dāng)下就愣住了妍丑
美和丑。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鑒於己之行事,則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惡自得於心?!?清 惠周惕 《贈維揚顧書宣》詩:“人生眉眼不自見,愿以妍丑煩青銅?!?/p>
釋重顯名句,頌一百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