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過《登升元閣故基》: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jù)枝相虬。
想其結(jié)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桷榱枅栱不知幾大木,一木牽挽回萬牛。
山川退聽左右受約束,日月馬兔早暮東西流。
阿房之旗矗立矮如上星期,臨春綺望仙三閣俱下頭。
杯埦塊潛培塿而已矣,足涔洞庭芥為舟。
拄撐霄漢彈壓大千界,下歷梁唐秦隋晉漢周。
一朝世故有翻覆,祝結(jié)祝融回祿與郁攸。
灰飛障天煙焰熾,一火三月爛不收。
遂使觚棱花草莽,丹雘成墟丘。
吾聞至人侈儉初何心,有芭一把蓋頭便可留。
何必窮極土木事妖怪,朘削赤子膏血斂以裒。
是故子劉子,不仙不佛亦不侯。
視鸞臺鳳閣為蘧廬,百萬買宅夢幻泡影漚。
江西豈無家,白沙翠竹泉石幽。
茅桅曝日搔背癢,籬缺墻破手葺修。
如以天地為室廬,日月行住坐臥得自由。
不為朱門是,不作白屋羞。
有時騎鯨千里游汗漫,有時蛤蜊遽食龜殼秋。
彼升元閣者亟成而復(fù)壞,腸亦不能為這斷,心亦不能為之憂。
造物何足云,此身自贅疣。
譽堯毀桀未必是非,丘跖兩窖蟻與螻。
日斜諸公急下山,我有斗酒歸去來兮相與勸酬。
注釋參考
培塿
本作“部婁”。小土丘?!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安繆錈o松柏?!?杜預(yù) 注:“部婁,小阜?!?漢 應(yīng)劭 《風俗通·山澤·培》引《左傳》作“培塿”?!稌x書·劉元海載記》:“當為崇岡峻阜,何能為培塿乎?!?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眺望三峯,壁立與天接,眾山皆成培婁。”
而已
而已 (éryǐ)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于“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that is all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h3>洞庭(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劉過名句,登升元閣故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