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云。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jié)h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
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fù)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
開元已來數(shù)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劍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cè)馇鼜?qiáng)。
吳郡張顛夸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注釋參考
逾月
亦作“踰月”。1.古代禮制,士死后要滿一個月,到第二個月才下葬,稱為“逾月”之制?!蹲髠鳌る[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楊伯峻 注:“踰月者,歷二月也?!?宋 穆修 《徐文質(zhì)墓志銘》:“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禮踰月之制?!?/p>
(2).謂時間超過一個月。 漢 蔡邕 《述行賦》:“ 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 南唐 李建勛 《送人詩》:“相見未逾月,堪悲遠(yuǎn)別離?!?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樂飲逾月,忽飄然浮海去,逾歲而歸?!?/p>
(3).猶言一個月后。 宋 秦觀 《錄寶林事實(shí)》:“逾月,賜號 寶林禪院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逾月, 小謝 書居然端好,生偶贊之?!?/p>
杜甫名句,李潮八分小篆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