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分理藉賢明,暫輟詞臣撫百城
出自宋代王禹偁《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宛丘分理藉賢明,暫輟詞臣撫百城。
職罷掖垣人共惜,郡連京輔自為榮。
休吟紅藥堦前色,且聽長淮枕上聲。
駐馬都門相別處,柳黃莎碧上林鶯。
注釋參考
宛丘
地名。古 宛丘 地為 春秋 時(shí) 陳 都, 秦 置 陳縣 , 隋 開皇 初改稱 宛丘縣 , 清 為 淮寧縣 ,即今 河南 淮陽縣 。傳縣東南有 宛丘 ,高二丈,但久已平?jīng)],不可考?!对姟り愶L(fēng)·宛丘》:“子之湯兮, 宛丘 之上兮?!奔粗复饲?。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宛丘。參閱《詩·陳風(fēng)·宛丘》 毛 傳。
分理
分理 (fēnlǐ) 使經(jīng)受迅速檢驗(yàn)和處理以處置例行細(xì)節(jié)(如記錄有關(guān)初步資料等) process 為圖書館分理書籍賢明
賢明 (xiánmíng) 有智慧、有能力的 wise and able詞臣
舊指文學(xué)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唐 劉禹錫 《江令宅》詩:“ 南朝 詞臣 北朝 客,歸來唯見 秦淮 碧?!?明 徐光啟 《疏辯》:“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從來無此官銜;以詞臣而出典兵,從來無此職掌?!?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幫忙到扯淡》:“所謂國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詞臣,我們在 南朝 的幾個(gè)末代時(shí),可以找出這實(shí)例?!?/p>
百城
(1).指各個(gè)城邑。 三國 魏 曹植 《又贈(zèng)丁儀王粲》詩:“壯哉帝王居,佳麗殊百城。” 晉 陸云 《答張士然》詩:“百城各異俗,千室非良鄰?!?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百城煙歭,望秋露而乘風(fēng);千室云開,合宵霆而組化。” 清 錢謙益 《浙江臺州府臨??h知縣張時(shí)旸授文林郎制》:“今長吏有遵奉詔條往復(fù)有聞?wù)?,吾用以表率新政,頒播百城,如不及焉?!?/p>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劉表 背誕,不供貢職,王師首路,威風(fēng)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縣稱平,所以百城尤最?!?/p>
(3).見“ 百城書 ”。
王禹偁名句,和陳州田舍人留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閃萌表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