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下,見洞庭清淺,欲問麻姑
出自元代許有壬《沁園春 飛吟亭,和白玉蟾韻》:
少日飛騰,湖海奇胸,風(fēng)云壯圖。
把人間遠道,看為咫尺,眼前實地,認作虛無。
釃酒中天,振衣千仞,塵世煙霞有幾區(qū)。
君山下,見洞庭清淺,欲問麻姑。
故吾只是今吾。
已深愧當年大丈夫。
悵川流不息,直如逝者,天風(fēng)高舉,更有誰歟。
鼎鼐何功,江山多幸,長鋏歸來食有魚。
神仙事,笑臨邛道士,還在洪都。
注釋參考
君山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處,故曰 君山 矣?!?唐 李白 《陪族叔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詩之五:“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 君山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過岳陽樓作》詞:“日落 君山 云氣,春到 沅 湘 草木,遠思渺難收?!?/p>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清淺
(1).謂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蘋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王安石 《蒲葉》詩:“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fēng)。”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涂風(fēng)浪平,沿流弄清淺?!?田漢 《江漢漁歌》第五場:“ 大別山 頭掛夕陽, 月湖 清淺翻鴛鴦?!?/p>
(2).淺顯;不深奧。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詩,其源出於 張華 。才力苦弱,故務(wù)其清淺,殊得風(fēng)流媚趣。”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 元 白 自清淺, 劉 陸 但恣肆?!?/p>
(3).指銀河。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 織女 機。” 王琦 注:“《古詩》:‘河漢清且淺。’” 唐 孟郊 《古意》詩:“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p>
許有壬名句,沁園春 飛吟亭,和白玉蟾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