鼉鼓滿天催曙,畫角連云嘯月,吹斷戍瓶煙
出自宋代嚴(yán)仁《水調(diào)歌頭(上韻州方檢詳,時有節(jié)制之命)》:
慘淡望京闕,慷慨夢天山。
引杯中夜看劍,壯氣刷幽燕。
鼉鼓滿天催曙,畫角連云嘯月,吹斷戍瓶煙。
犀角赤兔馬,虎帳綠熊氈。
仗漢節(jié),伸大義,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鉞,赤子要君安。
鐵騎千群觀獵,宮樣十眉環(huán)座,礕礰聽鳴弦。
莫厭兜鍪冷,歸去又貂蟬。
注釋參考
鼉鼓
亦作“ 鼉皷 ”。1.用鼉皮蒙的鼓。其聲亦如鼉鳴?!对姟ご笱拧れ`臺》:“鼉鼓逢逢?!?陸璣 疏:“﹝鼉﹞其皮堅,可以冒鼓也?!?唐 溫庭筠 《昆明治水戰(zhàn)詞》:“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 明 沉鯨 《雙珠記·遇赦調(diào)邊》:“雞竿鼉皷,制出金門傳唱,特與人間解網(wǎng)。” 清 黃永 《龍衣舟行》:“逢逢鼉鼓溪邊過,百尺樓船萬鈞柁?!?/p>
(2).鼉鳴聲。 唐 許渾 《贈所知》詩:“湖日似陰鼉鼓響,海云纔起蜃樓多?!?金 劉迎 《海上》詩:“蜃樓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滿天
滿天 (mǎntiān) 充滿或布滿天空,形容數(shù)量多 all over the sky;skyful 滿天星斗畫角
古管樂器。傳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細(xì)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fā)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yán)。 南朝 梁簡文帝 《折楊柳》詩:“城高短簫發(fā),林空畫角悲?!?唐 陳子昂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晚風(fēng)吹畫角,春色耀飛旌?!薄端疂G傳》第十二回:“將臺兩邊左右列著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fā)起擂來,品了三通畫角,發(fā)了三通擂鼓,教場里面誰敢高聲。” 廖仲愷 《青玉案·泉州道中紀(jì)見》詞:“西風(fēng)畫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處?”
連云
與天空之云相連。形容高遠(yuǎn),眾多?!段倪x·潘岳<秋興賦>》:“高閣連云,陽景罕曜?!?張銑 注:“閣高故稱連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詩:“ 採石 江邊 李白 墳,遶田無限草連云?!?元 周霆震 《宿州歌》:“萬騎連云發(fā) 蜀 都, 宿州 一擲擬摴蒲?!?/p>
嚴(yán)仁名句,水調(diào)歌頭(上韻州方檢詳,時有節(jié)制之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