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宰《挽齊齋倪尚書》: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lián)吻嗫?,落落不可上?br>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饑?guó)B拾馀粒,巢燕倚飛幌。
芝田杳何許,鼓翮超蓬閬。
尚書千載人,馀子豈輩行。
方時(shí)鄙俗學(xué),制行多矯亢。
我獨(dú)道其常,曰彼非至當(dāng)。
世事有翻覆,陰陽日消長(zhǎng)。
誰其倡攻偽,欲使盡一網(wǎng)。
我獨(dú)持其平,工辨直與枉。
前瞻豈尚同,后顧亦非黨。
介然兩不合,蘭佩拂千嶂。
惟皇思建極,正直首延訪。
幾趨鑾禁直,屢侍金華講。
三黜柳士師,一念齊得喪。
歲晚復(fù)來歸,舊德世所仰。
文昌豈不貴,臺(tái)星連兩掌。
貞元朝士少,正始遺風(fēng)蕩。
淹留感時(shí)事,去去得初尚。
湖光浮盞斝,巖花開步障。
意行無物累,靜寄絕塵想。
寥寥香山翁,勝處備相倣。
雖臨大化盡,不放葵藿向。
遺秦手自書,治忽猶指掌。
內(nèi)欲八柄專,外欲四聰廣。
國(guó)本欲先定,以擊四海望。
國(guó)勢(shì)欲自強(qiáng),不受夷慮誑。
于今一開卷,星斗照穹壤。
奄奄氣將微,耿耿神愈王。
更為一夕留,泰然須昧爽。
庶幾華封祝,不使臣子曠。
從容有如此,豈留智力強(qiáng)。
平生剛大氣,胸次妙沖養(yǎng)。
我生不及門,知敬如達(dá)巷。
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
注釋參考
治忽
亦作“ 治曶 ”。治理與忽怠?!稌ひ骛ⅰ罚骸坝栌劻晌迓暟艘?,在治忽,以出納五言?!?孔 傳:“言欲以六律和聲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國(guó) 魏 阮籍 《樂論》引《書·益稷》作“治曶”。 宋 葉適 《謝除堤舉上清太平宮表》:“宓以鑒觀治忽,審擇后先,大化所覃,右文為盛?!币徽f“忽”讀為“滑”,義為“亂”?!爸魏觥奔础爸蝸y”。參閱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上》“在治忽”。
指掌
(1).比喻事理淺顯易明或?qū)κ虑榉浅J煜ち私?。語出《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朱熹 集注:“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晉 葛洪 《抱樸子·對(duì)俗》:“茍得其要,則八極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遠(yuǎn),有若同時(shí)?!?宋 司馬光 《劉道原<十國(guó)紀(jì)年>序》:“坐聽其談,滾滾無窮,上下數(shù)千載間,細(xì)大之事如指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舒梁阿三公遠(yuǎn)見》:“嘗見 梁文莊 詩正 掌戶部時(shí)上疏稿,核計(jì)度支盈絀,如在指掌。”
(2).比喻事情容易辦。語出《禮記·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義,嘗禘之禮,治國(guó)其如指諸掌而已乎?”《三國(guó)志·魏志·鍾會(huì)傳》:“ 蜀 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今我伐之,如指掌耳?!?唐 白行簡(jiǎn) 《李娃傳》:“生亦自負(fù),視上第如指掌?!薄哆|史·太宗紀(jì)下》:“非 汴州 炎熱,水土難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p>
(3).手指和手掌。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文則琳瑯墮於筆端,武則鉤鉻摧於指掌?!?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是猶闢滔天之源,激不測(cè)之流,塞之以撮壤,障之以指掌也?!?/p>
(4).抵掌,擊掌。 漢 徐干 《中論·譴交》:“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晉 道恒 《釋駁論》:“或指掌空談,坐食百姓。”《明史·奸臣傳·馬士英》:“ 大鋮 掀髯指掌,日談兵, 國(guó)安 甚喜?!?/p>
劉宰名句,挽齊齋倪尚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