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過《題高遠亭》:
戍古城荒地勢雄,一亭分半庾樓東。
廬山面目今真識,江漢朝宗此會同。
司馬宅荒惟苦竹,元規(guī)塵遠尚古風。
胡塵只隔淮河在,誰為長驅(qū)一掃空。
注釋參考
廬山面目
見“ 廬山真面目 ”。
成語解釋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廬山面目出處清·段雪亭《遺稿例言》:“茍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面目,漸失其真?!笔褂美湮覀円议_他的真識
猶言真知灼見。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仇遠題保母帖詩》:“世人千金求墨跡,眼前至寶同瓦礫,子能賞之乃真識。” 清 黃景仁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詩:“解留光yan{1*1}照我輩,真識遠勝千夫兼?!?/p>
江漢朝宗
江漢:指長江和漢水;朝宗:諸侯朝見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魘、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會同
會同 (huìtóng) 會合共同 jointly with other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如會同?!墩撜Z·先進》 宗廟會同。劉過名句,題高遠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