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主我喪,通經得兩郎
出自宋代陳藻《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
大兒年十四,三五不知八。
源流於其母,造化保太察。
小兒十歲周,松竹不知對。
吾休置奴婢,天遣供井碓。
我昔訓童多,虛受人家怨。
愚智暗中分,何以償渠愿。
怪我自生兒,寒窗仍未睹。
新朋責我苛,誨之非莽鹵。
易教委虛談,過庭祗取笑。
誰將蝴蜨飛,勒作秋蟬叫。
乃舅久從游,村巫語又聽。
身死欲葬埋,發(fā)掘安可憑。
兩世太平山,此墓何人主。
有房既分派,無息堪應舉。
農商攀不及,矧乃君子儒。
生前聊爾爾,沒后真卑污。
他日主我喪,通經得兩郎。
試之以巨創(chuàng),整整到大祥。
愿汝且康健,送我歸山崗。
注釋參考
他日
他日 (tārì)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 他日見于王?!睹献印ち夯萃跸隆?他日驢一鳴?!稇?zhàn)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愿他日得志。 以往;昔日 former days;former times;bygone days通經
(1).通曉經學?!逗鬂h書·儒林傳序》:“ 東京 學者猥眾,難以詳載,今但録其能通經名家者,以為《儒林篇》?!?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 趙德 秀才,沉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經三》:“而翰林院亦有秀才名色,當精選深于經術者為博士,招集天下能通經者皆隸焉?!?/p>
(2).解釋經旨?!逗鬂h書·蔡邕傳》:“昔 孝宣 會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學士於 bai{1*1}虎 ,通經釋義,其事優(yōu)大,文武之道,所宜從之。” 唐玄宗 《<孝經>序》:“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義,義以必當為主?!?/p>
(3).中醫(yī)指用藥物、針灸等使月經通暢。 清 蒲松齡 《草木傳·梔子斗嘴》:“捎元參治浮火清理咽喉,捎丹參理崩漏益血通經?!?/p>
陳藻名句,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