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逢辰《田父吟》: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zé)o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fù)低,節(jié)節(jié)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jǐn)?shù)畦。
大家有田僅百畝,三二十畝十八九。
父母夫妻子婦孫,一奴一婢成九口。
一口日瞰米二升,茗鹺醯醬菜與薪。
共來日費二三斗,尚有輪官七八分。
小民有田不滿十,鐮方放兮有菜色。
曹胥鄉(xiāng)首冬夏臨,催科差役星火急。
年年上熟猶皺眉,一年不熟家家饑。
山中風(fēng)土多食糜,兩兒止肯育一兒。
只緣人窮怕餓死,可悲可吊又如此。
有司猶曰汝富民,手執(zhí)鞭敲目怒視。
今年淫雨天作難,洶涌澎湃四五番。
浮尸弊屋環(huán)江下,迸出裂地如鯨奔。
半山都成水澤國,平地皆作龍蛇窟。
水頭晚退早復(fù)來,屋角朝出夕又沒。
巋然令丞簿尉衙,下視四境無人家。
水平歸家無屋住,有屋住者無生涯。
農(nóng)民拋家認(rèn)畝隴,擔(dān)砂翻石肩皆腫。
百千一畝判晚身,一坵分作兩坵種。
都來一畝無百千,買身已費半百錢。
眼前插種已剜肉,頭后豐歉酒在天。
晚田再種未可保,早田無身為出草。
皂衣旦暮來槌門,今年苗稅催得早。
打快織機趁頭網(wǎng),作息糴米輸苗倉。
更有一言牢記取,斷不許人言災(zāi)荒。
注釋參考
斗大
(1).大如斗。對小的物體,形容其大。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 周 曰:‘今年殺諸賊奴,當(dāng)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后。’”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不能如 介子 定遠(yuǎn) 輩,投筆立功,勒銘 燕然 ,以博取斗大懸肘之印。”
(2).用于對大的物體,形容其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八:“斗大一城,尚如海上神山之可望不可即。”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生﹞間作一畫,而江城斗大,風(fēng)雅絶稀,故再世 龍眠 ,絶少知音問鼎。”
壁立
壁立 (bìlì) 像墻壁一樣陡立 rise steeply;stand like a wall 岸土赤而壁立。——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比喻家中空無所有 nothing;naught 家徒壁立磽瘠
磽瘠:土地堅硬瘠薄。亦指瘠薄之地。 宋 陸游 《蔬圃》詩:“磽瘠才三畝,勤劬賴兩奴。”《金史·食貨志二》:“兩路田多峻阪,磽瘠者往往再歲一易?!?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且 蠶叢 漏天,磽瘠艱餉,我兵勢難深入?!?郭沫若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論所謂“封建”制》:“ 周 人生于比較磽瘠的西北,不敢把農(nóng)產(chǎn)品多事浪費,故養(yǎng)成了禁酒的習(xí)慣。”
墝瘠:亦作“ 墝塉 ”。 (土地)瘠薄?!度龂尽の褐尽けR毓傳》:“而 譙 土地墝瘠,百姓窮困, 毓 愍之,上表徙民於 梁國 就沃衍,失帝意?!薄吨軙だ顝﹤鳌罚骸敖窨蓴恳詴r服,葬于墝塉之地,勿用明器、芻涂及儀衛(wèi)等?!薄缎绿茣けR坦傳》:“ 天德 故城地壤墝瘠,北倚山,去 河 遠(yuǎn),烽候無所統(tǒng)接?!薄短煊憽钩V幔计崭鏉h人>》:“即此數(shù)事觀之,則圈地之初,室廬邱基,盡為旗民所有,以膏腴之壤入於旗,以墝瘠之地歸之民,而墝瘠之地,仍依膏腴之壤起征,可謂虐政之尤者矣。況當(dāng)此之時,旗奴逃亡,由旗員句攝,勿關(guān)有司?!?/p>
方逢辰名句,田父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