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劉辰翁《念奴嬌》
先生自壽,擁衾寒,重賦凌云游意。我有大兒孔文舉,弱冠駸駸暮齒。桃已三偷,樹猶如此,前度花開幾。蓬萊可塞,還童卻老無計。為此授筆翩翩,大江東去,好似歌頭起。寄與兩家孫又子,長看以文為戲。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誰翦招魂紙。前三例好,不須舉後三例。
注釋參考
寄與
(1).傳送給。 南朝 宋 陸凱 《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唐 賈島 《送韓湘》詩:“欲憑將一札,寄與 沃洲 人?!?/p>
(2).猶致送,贈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裝起來》:“ 中國 人能夠養(yǎng)成到這種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fa{1|1}西{1~1}斯軍閥一定不夠我們消滅,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著我們的第二次的寄與的。” 田漢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序》:“在他赴 青島 之前將發(fā)表他那傾注著半生蘊蓄的大著《表演術(shù)》,這對于我們這些愛好戲劇藝術(shù)的學(xué)徒們是非常寶貴的寄與。”
家孫
對人稱自己的孫子為家孫。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 班固 書集亦云家孫,今竝不行?!?/p>
劉辰翁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