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貪公厭非矯情,外物皆輕吾道重
出自宋代曾豐《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
湖南嶺南迎復送,車上馬上覺復夢。
夜來夢入大江西,山見崆峒水章貢。
身為使者似光華,眼厭視之徒倥傯。
人貪公厭非矯情,外物皆輕吾道重。
小行吾道幸吾民,楚越已休虞芮訟。
粵人歡喜未飽間,又覺喜氣吳人共。
萬牛爭挽楩楠入,初疑選作明堂棟。
郎星氣焰萬丈長,丞相大嗔凝不動。
秀才崢嶸風必摧,大材盤礴古難用。
袞菊尋公公卻之,傍人乃獻繡衣頌。
賓屨今滿河陽門,意其所拔石若溫。
浴沂豈料先與點,送客有時獨留髡。
推心置我等子弟,誓報從今到兒孫。
離情{1*1}欲噎難忘言,補天自有妙手存。
區(qū)區(qū)易節(jié)未足論,虎頭不戴貂蟬冠。
邦人勿癡空攀轅,門人勿癡空戀軒。
注釋參考
矯情
(1) [conceal one's truth]∶掩飾真情
王允矯情曲意,每相承附。——《后漢書·王允傳》
(2) [be affectedly uncoventional]∶故意違反常情
詳細解釋(1).掩飾真情。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善?!薄端螘の涞奂o上》:“今方是 玄 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 宋 陳巖肖 《庚溪詩話》卷下:“ 明皇 之褊而不容,幸無人君之量,然則 開元 之初,亦矯情強勉而為之者也?!?明 劉元卿 《賢奕編·閑鈔上》:“儒生家類誚 安石 圍棋賭墅,若不事事忘國戚者,又多即折屐事證其矯情云,是迂腐之談也。” 夏衍 《兩個座談會書面回答》:“我們也不必矯情,說每一部 蘇聯(lián) 電影都好?!?/p>
(2).謂故違常情以立異?!逗鬂h書·逸民傳·高鳳傳論》:“或高棲以違行,或疾物以矯情,雖軌跡異區(qū),其去就一也?!?宋 蘇軾 《劉愷丁鴻孰賢論》:“ 安 、 順 、 桓 、 靈 之世,士皆反道矯情,以盜一時之名,蓋其弊始於 西漢 之世。”《老殘游記》第八回:“ 東造 便將看 老殘 身上著的仍是棉衣,故贈以狐裘,并彼此辯論的話述了一遍,道:‘你看,他臨走到底將這袍子留下,未免太矯情了。’”
(3).方言。強詞奪理,找麻煩。 張壽臣 《小神仙》:“他那意思是等著,哪怕進去一個串門兒的哪,回頭我好跟他矯情矯情啊,我好有說的?!?/p>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議》:“先王之於救災,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p>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肚f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p>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赌鲜贰R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心?!?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景常默存。”
吾道
我的學說或主張?!墩撜Z·里仁》:“子曰:‘ 參 乎!吾道一以貫之?!?唐 杜甫 《屏跡》詩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薄端问贰さ缹W傳二·楊時》:“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書》:“聞 孫逸仙 亦倡是説,竊幸吾道不孤?!?/p>
曾豐名句,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