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出自宋代蘇軾《游凈居寺(并敘)》: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jié)庵。
而父老竟無有,蓋山神也。
其后僧智凱見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則世所謂思大和尚、智者大師是也。
唐神龍中,道岸禪師始建寺于其地,廣明庚子之亂,寺廢于兵火,至乾興中乃復(fù),而賜名曰梵天云。
十載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jī)。
刑名非夙學(xué),陷阱損積威。
遂恐死生隔,永與云山違。
今日復(fù)何日,芒鞋自輕飛。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涕揮。
靈山會未散,八部猶光輝。
愿從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
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
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注釋參考
愿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wèi)風(fēng)·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鄭玄 箋:“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愿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愿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畢婚嫁
猶畢娶。辦完子女婚事。謂了卻俗務(wù),心無牽掛。 唐 元結(jié) 《招陶別駕家陽華作》詩:“無或畢婚嫁,竟為俗務(wù)牽?!?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官租日輸納,村酒時(shí)邀迓;閒愛老農(nóng)愚,歸弄小女姹。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眳⒁姟?畢娶 ”。
攜手
攜手 (xiéshǒu) 手拉手 hand in hand 攜手并肩翠微
翠微 (cuìwēi)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a shady retreat on a green hill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fēng)下翠微?!猰ao{1~1}澤{1*1}東《答友人》蘇軾名句,游凈居寺(并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