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徐鉉《山路花》:
不共垂楊映綺寮,倚山臨路自嬌饒。
游人過(guò)去知香遠(yuǎn),谷鳥(niǎo)飛來(lái)見(jiàn)影搖。
半隔煙嵐遙隱隱,可堪風(fēng)雨暮蕭蕭。
城中春色還如此,幾處笙歌按舞腰。
注釋參考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蹲髠鳌べ夜吣辍罚骸肮?杞 , 杞 不共也。” 杜預(yù)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薄豆茏印に姆Q(chēng)》:“不與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明 劉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鑒之若是也。”
(2).不具備。《國(guó)語(yǔ)·魯語(yǔ)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韋昭 注:“共,具也?!?/p>
(1).不與,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鬦爭(zhēng)鬦合?!?/p>
(2).不同。 宋 孫光憲 《上行杯》詞:“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p>
垂楊
(1).垂柳。古詩(shī)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唐 萬(wàn)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shī):“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老殘游記》第二回:“到了 濟(jì)南府 ,進(jìn)得城來(lái),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guó)》詩(shī):“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p>
(2).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后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綺寮
雕刻或繪飾得很精美的窗戶?!段倪x·左思<魏都賦>》:“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籠光於綺寮?!?呂向 注:“寮,窗也?!?唐 李商隱 《碧瓦》詩(shī):“碧瓦銜珠樹(shù),紅輪結(jié)綺寮?!?清 趙翼 《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園作歌》:“綺寮砥室交掩映,最玲瓏處集裙屐。”
臨路
猶臨行。 晉 盧諶 《贈(zèng)劉琨一首并書(shū)》:“亦奚必臨路而長(zhǎng)號(hào),覩絲而后歔欷哉!” 南朝 宋 鮑照 《放歌行》:“今君有何疾,臨路獨(dú)遲迴。” 宋 王安石 《驢》詩(shī)之一:“臨路長(zhǎng)鳴有真意, 盤(pán)山 弟子久同參?!?/p>
嬌饒
(1).嬌縱;嬌寵。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 洪 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為二親所嬌饒,不早見(jiàn)督以書(shū)史?!?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為占嬌饒分,良多眷戀誠(chéng)?!?/p>
(2).柔美嫵媚。 唐 鄭谷 《海棠》詩(shī):“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kāi)時(shí)。” 宋 王安石 《杏花》詩(shī):“俯窺嬌嬈杏,未覺(jué)身勝影?!?/p>
(3).美人名。指美人。《玉臺(tái)新詠》載有 漢 宋子侯 《董嬌饒》詩(shī)。 唐 杜甫 《春日戲題惱郝使君》詩(shī)有“佳人屢出 董嬌饒 ”句。 唐 溫庭筠 《題柳》詩(shī):“香隨 靜婉 歌塵起,影伴 嬌饒 舞袖垂?!眳⒁?jiàn)“ 嬌嬈 ”。
徐鉉名句,山路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短跑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