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麥儻復(fù)失,一飽竟安在
出自宋代袁說友《連宵得雨應(yīng)禱》: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饑寒乏冬酒,烹剝仰春菜。
二麥儻復(fù)失,一飽竟安在。
當(dāng)春苦旱干,甘澤未沾沛。
奔走山川靈,翻覆云雨改。
連宵建瓴水,萬畝輕花穗。
如渴飲得泉,如病藥得瘥。
高原沃清潤,熱蒸蒙濯灑。
只今麥隴收,可以日月待。
喜氣掛珠玉,詞源擁濤瀨。
自憐憂國愿,窘似生體疥。
得此霡霂益,遂入清涼界。
容我早歸田,懷章東望拜。
注釋參考
二麥
大麥、小麥?!端螘の涞奂o(jì)》:“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安在
安在 (ān zài)健在,平安無事。
何在。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項王曰:『沛gong{1*1}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弧?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賢,今又安在?」近義詞: 何在
袁說友名句,連宵得雨應(yīng)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