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書朝萬邦,寶輅粲朱幰
出自宋代晁說之《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
我嘗為歷學(xué),上元要極遠。
上元有遠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因之知百索,孰可妄憎噂。
子前視我詩,與子論詩壺。
子詩既煥爛,我言得安穩(wěn)。
為子極源流,無難如瓴建。
風雅辟大田,騷些助鋤墾。
曹劉鮑謝輩,風雨得薦藨。
閑居既識陶,詠懷宜知阮。
不有鮑與謝,白也胡婉娩。
茍無阮與陶,蘇州曷息偃。
上下曹劉來,少陵自益捐。
豈易少陵學(xué),浪走徒多踠。
況復(fù)爾來人,不灶而市飯。
大兒夸蘇豪,小兒爭黃謇。
詎知韓柳先,學(xué)大忘赫烜。
余事五七言,朝鸞參暮鶠。
又如萬仞姿,松巖絕蘭畹。
念彼形似徒,澀舌吞枯菌。
何人分詩文,兩隊有魴鱒。
子早知此病,我語出復(fù)返。
何以謝子勤,王道不可緩。
凜凜易春秋,南面儼龍袞。
禮書朝萬邦,寶輅粲朱幰。
顏曾侍珪璋,荀孟陳干盾。
老謾憐驥櫪,壯當勇虎圈。
明朝役高興,蜀道橫碧巘。
我實愛子才,語長情繾綣。
注釋參考
禮書
(1).古代記禮法之書?!吨芏Y》、《儀禮》等著述均屬之。《周禮·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與羣執(zhí)事讀禮書而協(xié)事。祭之日,執(zhí)書以次位常?!?賈公彥 疏:“言執(zhí)書者,謂執(zhí)行祭禮之書,若今儀注。”《左傳·哀公三年》:“ 子服 、 景伯 至,命宰人出禮書,以待命?!?/p>
(2).《史記》八書之一。《史記·太史公自序》:“維 三代 之禮,所損益各殊務(wù),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禮因人質(zhì)為之節(jié)文,畧協(xié)古今之變,作《禮書》第一?!?/p>
萬邦
(1).所有諸侯封國。后引申為天下,全國?!稌虻洹罚骸皡f(xié)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薄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皟x刑 文王 ,萬邦作孚?!?鄭玄 箋:“儀法 文王 之事,則天下咸信而順之?!?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yīng)詔詩表》:“君臨萬邦,萬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賀雨》詩:“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明 張居正 《恭勵圣學(xué)詩》:“元后輔萬邦,綏猷良不易?!?劉師培 《古書疑義舉例補·虛數(shù)不可實指之例》:“古代邦國狹小, 虞 夏 之交,計有萬國,而后世遂有萬邦之語?!?/p>
(2).泛指眾多的國家。 郭沫若 《新華頌·mao{1~1}澤{1*1}東的旗幟迎風飄揚》:“我們反抗侵略,睦鄰萬邦,要保衛(wèi)世界和平,必須有力量?!?/p>
晁說之名句,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