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絕弦曲,吞恨更無言。
出自唐朝盧照鄰《同崔錄事哭鄭員外》
文學(xué)秋天遠(yuǎn),郎官星位尊。伊人表時彥,飛譽(yù)滿司存。
楚席光文雅,瑤山侍討論。鳳詞凌漢閣,龜辯罩周園。
已陪東岳駕,將逝北溟鯤。如何萬化盡,空嘆九飛魂。
白馬西京驛,青松北海門。夜臺無曉箭,朝奠有虛尊。
一代儒風(fēng)沒,千年隴霧昏。梁山送夫子,湘水吊王孫。
仆本多悲淚,沾裳不待猿。聞君絕弦曲,吞恨更無言。
注釋參考
絕弦
1.亦作"絶弦"。 2.斷絕琴弦。《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此事種子書均有記載,文字略有不同。后遂以"絶弦"喻失去知音。 3.指離弦之箭。比喻速度極快。吞恨
猶飲恨。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唐 盧照鄰 《釋疾文·悲夫》:“麟兮鳳兮,自古吞恨無已!”
盧照鄰名句,同崔錄事哭鄭員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