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白居易《行香歸》
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床前雙草屨,檐下一紗燈。
佩委腰無力,冠欹發(fā)不勝。
鸞臺龍尾道,合盡少年登。
注釋參考
鸞臺
(1).宮殿高臺的美稱?!段倪x·曹植<應(yīng)詔>詩》:“朝發(fā)鸞臺,夕宿蘭渚。” 李善 注:“鸞臺、蘭渚,以美言之?!?唐 王勃 《九成宮頌》:“翊鸞臺之廣宴,扈鴛砌之仙游?!?/p>
(2). 唐 時(shí)門下省的別名。后借指朝廷高級政務(wù)機(jī)構(gòu)?!缎绿茣ぐ俟僦径罚骸?垂拱 元年改門下省曰鸞臺。” 宋 梅堯臣 《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詩:“幅狹不堪作詔命,聊備麤使供鸞臺?!?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貞吉之官徽州》詩:“鳳沼趍晨久,鸞臺典籍榮。”
(3).妝臺。《敦煌曲子詞·天仙子》:“燕語鶯啼驚覺夢,羞見鸞臺雙舞鳳?!?宋 張先 《木蘭花·席上贈(zèng)同邵二生》詞:“弄妝俱學(xué)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 明 高明 《琵琶記·再報(bào)佳期》:“鸞臺罷妝,鵲橋初駕,佳期近也,請仙郎到河。”
龍尾道
(1). 唐 代 含元殿 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龍尾下垂,故名。 唐 張籍 《贈(zèng)趙將軍》詩:“身貴早登龍尾道,功高自破 鹿頭城 ?!薄缎绿茣つ娉紓魃稀ぐ驳撋健罚骸?祿山 計(jì)天下可取,逆謀日熾,每過朝堂龍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p>
(2).借指朝廷。 宋 梅堯臣 《賜酒》詩:“近親龍尾道,遠(yuǎn)襲雀頭香。” 清 趙翼 《邸抄》詩:“黃髮召歸龍尾道,翠云焚卻雉頭裘?!?/p>
(3).舊時(shí)城外至城上盤旋而上的隥道。《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元年》:“ 王先成 請筑龍尾道,屬于女墻?!?胡三省 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屬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龍之垂尾然,故謂之龍尾道。”
年登
年登 (nián dēng)穀物豐收。
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wù)光傳:「水旱為災(zāi),不謂年登;倉廩未實(shí),不謂國富?!?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農(nóng)家乃四民中之最可憐者,歲荒則死於流離,年登則傷於穀賤?!?p>白居易名句,行香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