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老與靈照,安知非同參
出自宋代劉克莊《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中年別作惡,大老何以堪。
我如安昌侯,愛女甚于男。
念汝明當(dāng)發(fā),一夕起再三。
絕憐汝父貧,練裳與蒿簪。
不量此藍縷,遣嫁彼槐潭。
古云婦難為,采桑自餧蠶。
冰魚或冬筍,旦旦營旨甘。
亦有嗜江水,遠汲勞肩擔(dān)。
今汝一何幸,琴瑟和且湛。
虎符舅光寵,象服姑尊嚴(yán)。
亭傳盛供帳,吏士羅騑驂。
汝但謹(jǐn)內(nèi)則,毋使婦德慚。
晨昏躬定省,富貴勿豢酣。
百行孝為先,彤管垂美談。
汝當(dāng)法淑人,倩當(dāng)肖鐵庵。
汝翁雖在家,譬如住精藍。
不下趙州床,常共彌陀龕。
愿汝?;萑?,早葉維熊占。
它日來歸寧,伴我村北南。
龐老與靈照,安知非同參。
注釋參考
靈照
(1).猶明察。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帝江》:“質(zhì)則混沌,神則旁通,自然靈照,聽不以聰?!?南朝 宋 鄭道之 《神不滅論》:“況神體靈照,妙統(tǒng)眾形。”
(2).《景德傳燈錄·襄州居士龐蘊》載:“居士( 龐藴 ,洞達禪宗)將入滅,令女 靈照 出視日早晚,及午以報。女遽報曰:‘日已中矣,而有蝕也?!邮砍鰬粲^次, 靈照 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笑曰:‘我女鋒捷矣!’”后以“靈照”泛指善解父意之you{1~1}女。 宋 蘇軾 《虔州呂倚承事貧甚至食不足》詩:“不識孔方兄,但有 靈照 女?!?宋 陸游 《小酌》詩:“ 宗文 樹雞柵, 靈照 挈蔬籃?!?錢仲聯(lián) 校注:“ 宗文 、 靈照 乃借指其子女?!?金 張建 《送賀彥淳還南邠》詩:“襁負尚憐 靈照 幼,家貧賴有 孟光 賢?!?/p>
(3).謂神靈光輝照耀。《云笈七籤》卷六五:“至於金丹之功,玄神洞高,冥體幽變,龍化靈照?!?/p>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痘茨献印ぴ烙?xùn)》:“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p>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同參
(1).共同參與。《南史·沉演之傳》:“ 景仁 尋卒,乃以后軍長史 范曄 為左衛(wèi)將軍;與 演之 對掌禁旅,同參機密?!?/p>
(2).佛教語。謂共同參謁一師。亦為同事一師之佛教徒之互稱。 宋 王安石 《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真意, 盤山 弟子久同參?!薄毒暗聜鳠翡洝ち钭穸U師》:“ 勤 曰:‘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于提誘,汝可往謁 翠微 ,彼即吾同參也?!?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于是供主便向大家感謝的施禮說:‘同參的攝照!’”
(3).共同參悟研究。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 云間 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yīng)機,不主故常;其二為截斷眾流句,謂超出言外,非情識所到;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若有解此,當(dāng)與渠同參。” 宋 劉克莊 《即事》詩之二:“晚覺齊民書最要,惜無幽士肯同參。”
劉克莊名句,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