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南《詠史》:
客嬰義主臣,鎖骨事未竟。
臼友讎若責(zé),斯義在項領(lǐng)。
惟臼秉純心,遑恤身后事。
惟嬰抱遺育,不以后死愧。
嗟乎古人達(dá),樹德見衷則。
并驅(qū)不同逵,存歿事愿畢。
茲事亦大難,義竭斯近仁。
孤成死不死,太息難重陳。
注釋參考
嗟乎
亦作“ 嗟呼 ”。亦作“ 嗟虖 ”。嘆詞。表示感嘆?!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漢書·龔勝傳》:“嗟虖!薰以香zi{1-1}燒,膏以明自銷?!?唐 玄宗 《<孝經(jīng)>序》:“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嗟乎!不復(fù)見乎!”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譽(yù)美失實(shí),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古人
古人 (gǔrén) 泛指前人,以區(qū)別于當(dāng)世的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樹德
[establish one's virtue] 樹立美德
詳細(xì)解釋施行德政;立德。 漢 劉向 《說苑·至公》:“ 孔子 聞之曰:‘善為吏者樹德,不善為吏者樹怨?!?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是以君子處世,樹德建言,豈好辯哉?不得已也!” 唐 白居易 《養(yǎng)竹記》:“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眳⒁姟?樹德務(wù)滋 ”。
周南名句,詠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