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洪《贈支提德最》:
我昔觀華嚴,心熟毗盧境。
東南有支提,千圣會巖嶺。
欲從善財問,悵此路悠永。
朅來縻王事,勝處每參請。
彈指開重樓,結愿發(fā)深省。
寄謝德云師,相見在別頂。
禪翁游江湖,傳衣自雙徑。
向來梅子熟,一衲伴千圣。
十年此趺坐,樓閣方鼎盛。
夜闌撥爐灰,衲也吾所敬。
我如老摩詰,到處扣禪病。
接淅復過云,林端隔清磬。
注釋參考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巍?范仲淹《岳陽樓記》傳衣
謂傳授師法或繼承師業(yè)。 唐 李商隱 《謝書》詩:“自蒙半夜傳衣后,不羨 王祥 得佩刀。” 宋 黃庭堅 《題山谷石牛洞》詩:“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記傳衣?!?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何文安公挽聯(lián)》:“再世獲傳衣,最喜緣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 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三:“ 韓愈 一派,詩當時推 李賀 為傳衣人,猶之古文當時推 李翱 為傳衣人?!保鄥⒁姟?傳衣鉢 ”。
李洪名句,贈支提德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