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徒自寵,鷗鷺不相嫌
出自唐代元稹《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shí)作)》:
靜習(xí)狂心盡,幽居道氣添。
神編啟黃簡,秘箓捧朱簽。
爛熳煙霞駐,優(yōu)游歲序淹。
登壇擁旄節(jié),趨殿禮胡髯。
醮起彤庭燭,香開白玉奩。
結(jié)盟金劍重,斬魅寶刀铦。
禹步星綱動(dòng),焚符灶鬼詹。
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飛廉。
仙籍聊憑檢,浮名復(fù)為占。
赤誠祈皓鶴,綠發(fā)代青縑。
虛室常懷素,玄關(guān)屢引枮。
貂蟬徒自寵,鷗鷺不相嫌。
始悟身為患,唯欣祿未恬。
龜龍戀淮海,雞犬傍閭閻。
松笠新偏翠,山峰遠(yuǎn)更尖。
簫聲吟茂竹,虹影逗虛檐。
初日先通牖,輕飔每透簾。
露盤朝滴滴,鉤月夜纖纖。
已得餐霞味,應(yīng)嗤食蓼甜。
工琴閑度晝,耽酒醉銷炎。
幾案隨宜設(shè),詩書逐便拈。
灌園多抱甕,刈藿乍腰鐮。
野鳥終難縶,鷦鷯本易厭。
風(fēng)高云遠(yuǎn)逝,波駭鯉深潛。
邸第過從隔,蓬壺夢寐瞻。
所希顏頗練,誰恨突無黔。
思拙慚圭璧,詞煩雜米鹽。
諭錐言太小,求藥意何謙。
語默君休問,行藏我詎兼。
狂歌終此曲,情盡口長箝。
注釋參考
貂蟬
(1).貂尾和附蟬,古代為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逗鬂h書·輿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 趙惠文 冠’?!?劉昭 注:“ 應(yīng)劭 《漢官》曰:‘説者以金取堅(jiān)剛,百鍊不耗。蟬居高飲絜,口在掖下,貂內(nèi)勁捍而外溫潤。’此因物生義也。”
(2).借指貂蟬冠。《南史·江淹傳》:“初, 淹 年十三時(shí),孤貧,常采薪以養(yǎng)母,曾於樵所得貂蟬一具,將鬻以供養(yǎng)。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徵也,汝才行若此,豈長貧賤也,可留待得侍中著之?!?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詞:“頭上貂蟬貴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誰雄!”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彼固曰異種賤族,非吾中夏神明之胄,所為立於其朝者,特曰冠貂蟬、襲青紫而已?!眳⒁姟?貂蟬冠 ”。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顯貴的大臣?!稘h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nèi)。” 唐 崔顥 《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寵列貂蟬位,恩深侍從年?!?宋 陸游 《草堂拜少陵遺像》詩:“ 長安 貂蟬多,死去誰復(fù)算!”
(4).《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無計(jì)可施, 貂蟬 請自獻(xiàn)身,以博 董卓 歡心,后又故意勾引其義子 呂布 ,離間兩人關(guān)系,終借 呂布 之手,殺死 董卓 。唯此事不見于正史。 清 梁章鉅 《浪跡續(xù)談·貂蟬》:“《三國志演義》言 王允 獻(xiàn) 貂蟬 於 董卓 ,作連環(huán)計(jì)。正史中實(shí)無 貂蟬 之名,惟《董卓傳》云, 卓 嘗使 布 守中閤, 布 與 卓 侍婢私通云云。 李長吉 作《呂將軍歌》云:‘榼榼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w即指 貂蟬 事,而小説從而演之也。 黃右原 告余曰:‘《開元占經(jīng)》卷三十三,熒惑犯須女。占注云,《漢書通志》: 曹操 未得志,先誘 董卓 ,進(jìn) 刁蟬 以惑其君。此事異同不可攷,而 刁蟬 之即 貂蟬 ,則確有其人矣。’《漢書通志》今亦不傳,無以斷之。”
元稹名句,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sh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