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舜欽《城南感懷呈永叔》:
春陽泛野動,春陰與天低。
遠林氣藹藹,長道風依依。
覽物雖暫適,感懷翻然移。
所見既可駭,所聞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畝不及犁。
冬溫晚得雪,宿麥生者稀。
前去固無望,即日已苦饑。
老稚滿田野,斫掘?qū)D茈。
此物近亦盡,卷耳共所資。
昔云能驅(qū)風,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厲,腸胃生瘡痍。
十月七八死,當路橫其尸。
犬彘咋其骨,烏鳶啄其皮。
胡為殘良民,令此鳥獸肥?天豈意如此?泱蕩莫可知!高位厭梁肉,坐論攙云霓。
豈無富人術(shù),使之長熙熙?我今饑伶俜,憫此復(fù)自思:自濟既不暇,將復(fù)奈爾為!愁憤徒滿胸,嶸[山+“宏”去宀]不能齊。
注釋參考
驅(qū)風
形容快速。 明 陳子龍 《劍術(shù)行》:“劍成只在虛無間,驅(qū)風馳景千餘里。”
充腹
充腸。《戰(zhàn)國策·燕策一》:“人之飢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薄段究澴印ぶ伪尽罚骸胺俏宸Y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葢形。”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六:“ 陶淵明 日用銅鉢煮粥,為二食具,遇發(fā)火,則再拜曰:‘非有是火,何以充腹?!?明 劉基 《養(yǎng)志齋記》:“所以適口充腹者,無不有矣?!?/p>
毒厲
惡瘡。 宋 蘇舜欽 《城南感懷呈永叔》詩:“昔云能驅(qū)風,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厲,腸胃生瘡痍?!?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麻》:“胡麻數(shù)龠充腸,移時不餒……其為油也,髮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
腸胃
(1).腸與胃?!俄n非子·解老》:“﹝人﹞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薄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此病疽也,內(nèi)發(fā)於腸胃之間?!?唐 杜甫 《雷》詩之三:“氣暍腸胃融,汗?jié)褚律盐??!?魯迅 《書信集·致山本初枝》:“孩子的腸胃病雖已痊愈,但還磨人,影響工作?!?/p>
(2).借喻中樞要地,猶腹心?!稇?zhàn)國策·秦策二》:“夫取三 晉 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quán)》:“ 齊 以其腸胃予人,家強而不制,枝大而折榦,以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也。”《北齊書·文宣帝紀》:“ 關(guān) 峴 衿帶,跨躡蕭條,腸胃之地。”
瘡痍
瘡痍 (chuāngyí) 創(chuàng)傷,也比喻遭受災(zāi)禍后凋敝的景象 desolation after destruction or a disaster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杜甫《北征》蘇舜欽名句,城南感懷呈永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