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邁《聞倪尚書赴詔》:
老倪昔戇去國,時(shí)無一語為王留。
自從醫(yī)國失扁鵲,民之瘼矣矧可瘳。
滿朝爭慕舌為柔,忍恥戴天事世分。
間有一念及王事,祗能氏頭效楚囚。
漢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談介薄俗,坐視平陸覺神州。
殘寇六年污京汴,群魚假息斧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機(jī)會(huì)忍不投。
顧盼左右求所倚,張仲教友故侯。
亟下一紙起高臥,明堂一柱清廟球。
書生聞詔喜不寐,江在有人吾何憂。
翻思死者不可生,誰為中興壯共猷。
未必軍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注釋參考
忍恥
忍恥 (rěnchǐ) 忍受住恥辱 endure humiliation 忍恥破敵陣戴天
(1).立于天地之間。常以否定式或反詰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恥之甚?!抖Y記·曲禮上》:“父之讐,弗與共戴天?!薄侗饼R書·趙郡王叡傳》:“今嗣主幼沖,豈可使邪臣在側(cè),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雪里歸舟》:“正是相逢恨少魚腸劍,羞與仇人共戴天?!?清 周亮工 《得兒書深憫其意作此寄之》詩:“蒙頭債子羞無路,灑血寃兒憾戴天?!眳⒁姟?不共戴天 ”。
(2).謂蒙受天恩。 宋 王禹偁 《擬李靖破頡利可汗露布》:“臣等無任樂圣戴天,抃舞懽呼之至,謹(jǐn)具露布以聞?!?/p>
王邁名句,聞倪尚書赴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