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是鐵色,銳如筆鋒
出自唐代任華《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志?則仆與宗袞二年之間,會而離,離而會,經(jīng)途所亙,凡三萬里。
何以言之?去年春會于京師,是時仆如桂林,袞如滑臺;今年秋,乃不期而會于桂林;居無何,又歸滑臺,王事故也。
舟車往返,豈止三萬里乎?人生幾何?而倏聚忽散,遼夐若此,抑知己難遇,亦復(fù)何辭! 歲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餞于野。
霜天如掃,低向朱崖。
加以尖山萬重,平地卓立。
黑是鐵色,銳如筆鋒。
復(fù)有陽江、桂江,略軍城而南走,噴入滄海,橫浸三山,則中朝群公豈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爾,人亦其然。
袞乎對此,與我分手。
忘我尚可,豈得忘此山水哉!
注釋參考
鐵色
(1).像鐵一樣的顏色。 唐 唐彥謙 《蟹》詩:“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薄端问贰の脑穫魑濉べR鑄》:“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p>
(2).形容嚴峻的神色。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太祖 姊面如鐵色,方在廚,引麪杖逐 太祖 擊之?!?/p>
筆鋒
筆鋒 (bǐfēng) 毛筆的尖端 tip of a writing style 寫字、作畫、寫文章的藝術(shù)手法及特征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處和書畫的用筆 touch;vigor of style任華名句,送宗判官歸滑臺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