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辛丑正月三日雪》
開歲尚殘冬,佳哉雪意濃。
潤歸千里麥,聲亂五更鐘。
簾隙收初密,墻隅積已重。
龍團笑羔酒,狐腋襲駝茸。
危檻臨欹竹,幽窗聽墮松。
忽思西戍日,憑堞待傳烽。
注釋參考
龍團
(1). 宋 代貢茶名。餅狀,上有龍紋,故稱。 宋 張舜民 《畫墁錄》卷一:“先 丁晉公 為 福建 轉運使,始製為鳳團,后又為龍團,貢不過四十餅,專擬上供,雖近臣之家,徒聞之而未嘗見也。” 元 陳德和 《落梅風·雪中十事·陶穀烹茶》曲:“龍團細,蟹眼肥,竹爐紅小窗清致。” 清 吳偉業(yè) 《新翻子夜歌》之四:“龍團與羊酪,相逢土風異?!?/p>
(2).盤龍紋飾。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朝服龍團》:“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后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shù)則,以為辨別。”
狐腋
亦作“ 狐掖 ”。狐腋下的毛皮。《史記·商君列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詩:“ 吳 緜細軟 桂 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駝茸
亦作“駞茸”。即駝絨。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比及山頂,亟挾纊兩重,又加毳衲駞茸之裘?!?明 劉基 《過閩關》詩之四:“江花巧似駝茸白,山果渾如碼碯般?!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七二回:“駝茸氊斗帳,龜背錦屏風?!眳⒁姟?駝絨 ”。
陸游名句,辛丑正月三日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