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機(jī)《水竹亭》:
一泓清水?dāng)?shù)竿竹,消得計(jì)人為品題。
今我公余無俗事,不妨領(lǐng)客暫提攜。
注釋參考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 齊州 九點(diǎn)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京師園亭》:“一泓清池,茅檐數(shù)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 徐遲 《火中的鳳凰》:“就在萬頃良田之間,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橋,通往私人藏書最大的一家--鐵琴銅劍樓?!?/p>
(2).猶言一汪。 宋 陸游 《龜堂避暑》詩:“硯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p>
清水
清水 (qīngshuǐ) 清澈的涼水 clear water得計(jì)
[succeed in one's scheme] 計(jì)謀獲得成功
奪取對(duì)政府的控制權(quán)的陰謀得計(jì)
詳細(xì)解釋(1).契合心意?!肚f子·徐無鬼》:“於蟻棄知,於魚得計(jì),於羊棄意?!?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蟻得水則死,魚得水則生,羊得水則病。”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魚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魚得計(jì)。”
(2).計(jì)策得當(dāng)?!俄n非子·說難》:“貴人或得計(jì)而欲自以為功,説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今雖混一,家道罄窮,何由辦此奉營資費(fèi)?且 揚(yáng)都 污毀,無復(fù)孑遺,還被下濕,未為得計(jì)。” 唐 韓愈 《送靈師》詩:“投身豈得計(jì),性命甘徒捐?” mao{1~1}澤{1*1}東 《整頓黨的作風(fēng)》:“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學(xué)態(tài)度辦事的人,自以為得計(jì),自以為很聰明,其實(shí)都是最蠢的,都是沒有好結(jié)果的?!?/p>
(3).謂計(jì)謀得以實(shí)現(xiàn)。《西游記》第七五回:“卻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 ,以為得計(jì),徑回本洞?!?/p>
人為
人為 (rénwéi) 人造成 man-made;artificial 一種人為的裝飾品 人去干、做 do (make) by person 事在人為品題
品題 (pǐntí) 評(píng)論人物,定其高下 appraise 好共核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píng)焉?!逗鬂h書·許劭傳》吳機(jī)名句,水竹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
- 新婦山頭云半斂,女兒灘上月初明。
- 干時(shí)宴安人,滅然已不揚(yáng)作者:范仲淹作品:鄱陽酬泉州曹使君見寄
- 誤聞九奏聊飛舞,可得徘徊為啄吞。作者:蘇軾作品: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 舟中俱是斬蛟人,洗眼待觀龍虎榜作者:李流謙作品: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
-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 秦接衰周漢接秦,漢儒議論盡真醇作者:度正作品:漕司檄勸稼望見資州憶王褒李鼎祚
- 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誰歟
- 忍寒少待晨光透,不住催班引上臺(tái)作者:程公許作品:積雪未晴正旦朝賀大慶殿口號(hào)八章
-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作者:白居易作品:以詩代書,酬慕巢尚書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