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犬爭雄宇內(nèi)殘,文風猶自到長安。
出自宋朝蘇軾《讀后魏邦《賀狄干傳》
羊犬爭雄宇內(nèi)殘,文風猶自到長安。
當時枉被詩書誤,惟有鮮卑賀狄干。
注釋參考
爭雄
爭雄 (zhēngxióng) 爭奪優(yōu)勢或優(yōu)勝 contend for hegemony 爭雄競秀宇內(nèi)
宇內(nèi) (yǔnèi) 即天下 land under heaven 包舉宇內(nèi)。——漢· 賈誼《過秦論》 而御宇內(nèi)。 寓形宇內(nèi)?!獣x·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文風
文風 (wénfēng) 使用語言文字的風格 style of writing 文風瀟灑 文化風尚 culture and preaviling practice,custom,habit,etc. 不知哪幾處文風最盛猶自
猶自 (yóuzì) 尚,尚自 even 現(xiàn)在提起那件事,猶自叫人心驚肉跳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 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
蘇軾名句,讀后魏邦《賀狄干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