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惟一《雪峰化士請贊》:
蠚蠚苴苴,瀟瀟灑灑。
嚴(yán)冷時溫若陽春,褊急處寬逾大海。
才開口,平日說。
脫空卻嫌人,無事謗般若。
有時突出一句鄉(xiāng)談,佛也不能覷他縫罅。
從來閩蜀本同風(fēng),相逢自有知音者。
注釋參考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蜀本
宋 時 蜀 中刻印的書。 蜀 本書多用 顏 體,字較大,故又稱 蜀 大字本。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今天下印書,以 杭州 為上, 蜀 本次之, 福建 最下?!?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考證》:“舊 蜀 本 杜 詩,并無注釋,雖編年而不分古、近二體,其間略有公自注而已?!?葉德輝 《書林清話·宋刻經(jīng)注疏分合之別》:“自京、監(jiān)、 蜀 本皆省經(jīng)文及注,又篇章散亂,覽者病焉?!?/p>
同風(fēng)
(1).格調(diào)、風(fēng)格相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而后大 漢 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fēng)?!?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閑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fēng)?!?唐 劉知幾 《史通·鑒識》:“然此二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fēng),可為連類?!?/p>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稘h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tǒng)者,六合同風(fēng),九州共貫也。”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九重臨化日,萬國喜同風(fēng)。”
相逢
相逢 (xiāngféng) 彼此遇見;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抖Y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dú)庵畬?,必有知?!?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zhì)所以異木質(zhì)者,以其有知耳?!?唐 韓愈 《復(fù)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p>
釋惟一名句,雪峰化士請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