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泂《端午日宮宴二首》:
香萱夾和宜男草,高下山梔安石榴。
一樣薰風(fēng)分五色,蜀葵林畔按涼州。
注釋參考
夾和
(1).摻和。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墨》:“至 魏 晉 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p>
(2).混雜。 王統(tǒng)照 《鬼影》:“這位 楊老官 滿口學(xué)的 北京 話,有時夾和著幾個 英國 字?!?/p>
宜男草
萱草的別名。古代迷信,認(rèn)為孕婦佩之則生男。 南朝 梁元帝 《宜男草詩》:“可愛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時如此葉,結(jié)實復(fù)含花。”《太平御覽》卷九九六引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婦人帶宜男草,生兒。” 清 孫枝蔚 《房興公新姬》詩之二:“生兒便是宜男草,對客休矜解語花?!眳⒁姟?萱草 ”。
下山
下山 (xiàshān) 從山上走向山下 go down the hill 太陽西下 (of the sun) set 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就干完了 下山 (xiàshān) 地下采礦時挖掘的沒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傾斜巷道,主要用來由下向上運(yùn)送礦石 (of coal mining)slant roadway安石榴
即石榴。因產(chǎn)自古 安息國 ,故稱。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 張騫 使西域還,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劉恭父》詞:“安石榴花,影落紅欄小。”參見“ 石榴 ”。
蘇泂名句,端午日宮宴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